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04(2022年09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步稳蹄疾 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本报综合

 近年来,达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奋力推进“健康达州”建设,取得了“一个健全、两个明显、三个平稳、四个提升”的初步成效,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迈出坚实步伐、医疗健康服务水平迈上崭新台阶。


关键词:成效


 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健全  市、县、乡、村4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83张,较2015年增长2.52张。全市三级医院达到10个,其中4个百万人口县(市、区)人民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以上标准,3个县办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三级疾控中心达到2个。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市中心医院被评为三星数字化医院。


 改革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三医联动”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二级、三级公立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比例分别达到51.92%、32.2%,大竹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全市建成医疗集团9个、专科联盟97个、远程医疗协作网27个,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二是健康扶贫成效明显。深入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村级卫生室“空白点”消除率均达到100%,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28%以内(省指标30%以下),71.6万脱贫人口全部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


 健康达州建设有力推进  一是健康达州建设平稳推进。启动实施健康达州17项专项行动,建成1个国卫县城,16个国卫乡镇,宣汉县君塘镇、洋烈社区为全省首批健康乡镇、村(社区)试点单位,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6.1%。二是健康服务业平稳发展。推动社会办医创等达标、医药健康产业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有社会办医院122个,床位数13925张,20个达到二级。三是生育水平平稳保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全覆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不断推进,防治网络不断完善,全市产前诊断(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诊治机构达到28家。


 医疗卫生服务大有突破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截至2021年,16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9家基层医疗机构达到“推荐标准”,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社区医院。全市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专)科达到39个,医疗机构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能力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03岁提高到78.57岁,婴儿死亡率从2016年的4.01‰下降到2.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6年的6.35‰下降到4.04‰,孕产妇死亡率从2016年的19.18/10万下降到0,总体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队伍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4548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49人、3.04人。其中:高级职称2446名,硕士及以上学历437名,分别较2015年增长123%、130%。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名,省级名医16名,学术学科带头人(省级、市级)51名。四是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全市获得四川省医学科学进步奖三等奖3项,市政府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8项。达州市中心医院成立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达州市循证医学中心,建成川东北最大的人体标本库,特别是结肠癌样本分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取得明显成效  在全省2020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明显成效,达州市总积分排名全省第3,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0位。其中,达州市中心医院在全省121家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9,首次进入全省前10。


 一是聚力“三个抓手”,夯实发展底板。优化资源布局,全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采取“一院多区”模式向城市新区拓展。超前布局,启动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为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谋得先机;加大投入力度。2021年全市财政卫生健康支出59.83亿元,较2016年48.38亿元增加11.45亿元,年均增速达4.7%;深化体制改革。强化“三医”联动,统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7月,县域内就诊率达87.31%,基本实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疾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2021年全市综合医改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大竹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二是突出“三个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做强龙头引领,坚持把龙头医院做大做强,按年度制定实施“攻坚计划”,推动龙头医院上规模、绩效考核上台阶,全市三级公立医院从6家增至10家,三甲医院从2家增至4家,实现中心城区和人口大县三级医院全覆盖;注重优质引领。坚持“借船下海、尖兵突围”,积极引进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优质资源落户达州,引进华西二院联办达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成功建成全市首家三级妇幼保健院;突出人才引领。出台《加快构建公立医院人才高地的十条措施》,实施每年“百名硕博引才计划”,自2021年以来,共引进硕博人才153人,其中博士5人,全市硕博人才总量达到654名,其中博士15人。


 三是加强“三个建设”,优化服务供给。加强智慧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达州市中心医院建成全市首家互联网医院,在川东北区域率先启动电子处方在线流转试点。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与应用,实现区域就医“一卡通”,全市电子健康卡全流程应用达3700万余人次;加强廉政建设。针对医院“利益复杂”环境,大刀阔斧开展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重拳整治违规乱象、培树良好医德医风。目前全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6.99%、97.34%,分别上升到全省第4和第3位;加强品牌建设。鲜明喊响“祛除四心叩初心、卫健担当争一流”口号,在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一年来组织“大美医者评选”“永做红色卫生人”等创建活动40场次,不断擦亮“医心向党、大医精诚”文化品牌。


关键词:举措


 下一步,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将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主题,以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线,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健康达州建设。


 构建强大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 市级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逐步建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基本建成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大幅提升,享有均等化医疗卫生服务,建成三级综合医院8家、三级中医医院5~6家、三级妇幼保健院3家、三级疾控中心5个,建设2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提升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持续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继续控制艾滋病疫情在低流行水平,持续遏制重大慢性病、心理疾病上升趋势。


 推动区域卫生协同发展  进一步扩大成渝地区、万达开区域高水平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机构交流合作,一体化推进川东北、万达开卫生健康统筹发展,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达到新水平。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大力引进具有先进水平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数量达到300个,部分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