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夜间打鼾的人,尽管他们能够一夜“安眠”,但第二天依然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很多人一开始以为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并没有意识到鼾声中的“危机”,直到生活和工作受到显著影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什么是OSA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呼吸暂停(超过10秒)或低通气(通气量显著减少)的睡眠障碍,伴随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片段化。
       您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您睡着时,呼吸道的肌肉过于松弛,像一个塌陷压瘪的软管,空气无法顺利通过。由于气流受限,机体就会缺氧,为了活命,您的大脑会瞬间“惊醒”(您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命令肌肉重新紧张,打开气道,伴随一声巨大的鼾声或喘息,呼吸恢复。这个过程一夜之间可以重复数十次,甚至数百次。
       OSA不仅仅是打鼾
       OSA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窃取您的睡眠,透支您的健康,让您在睡眠中频繁缺氧,使身体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源头性疾病”。
       日间功能受损:由于睡眠结构被频繁的“微觉醒”破坏,患者无法进入深度睡眠,导致白天困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更是交通事故和工伤的高危因素。
       心脑血管受损:频繁缺氧让心肺系统拼命“补偿”,加重了心血管的负担,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发病率上升,反复低氧会造成神经损伤,影响专注力、记忆力,甚至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代谢紊乱:OSA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增加了Ⅱ型糖尿病患病风险。
       肥胖:缺氧会干扰人体糖代谢,加之有效睡眠时间缩短易引发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从而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会加重OSA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其他:常引起情绪改变,包括抑郁、焦虑等,也会导致性功能减退。儿童患者则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和学习困难。
       如何区分普通打鼾与OSA
       普通打鼾鼾声均匀、规律,白天精神尚可,没有明显疲倦不适,晚上没有明确的呼吸暂停,晨起感觉精神体力恢复。
       OSA患者鼾声响亮且不规律,有中断(常为10秒以上的寂静),随后爆发性喘息,白天明显感到困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夜间可观察到呼吸暂停、夜尿增多、盗汗,晨起感到口干、头痛,虽然睡眠时间充足但仍不解乏。
       一个简单的自测问题:“您会在不该睡觉的时间或场合,如开会、开车、看电视时不自觉地睡着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高度警惕OSA。
       积极干预OSA至关重要
       一旦确诊OSA,积极治疗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和白天精神状态,更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诊断: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本病的标准,在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每次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整夜睡眠期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总次数)>5次。
       治疗:对于肥胖的OSA患者,首先需要减重,哪怕能减轻10 的体重,对OSA的改善也是显著的。另外,睡前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物,这些物质会加重肌肉松弛,同时可以采取侧卧位睡眠,可减轻气道塌陷。有条件可以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这是中重度OSA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您需要在睡眠时佩戴一个面罩,通过小型无创呼吸机输送温和的“气压”,像“空气支架”一样把塌陷的气道撑开。还可以通过口腔矫治器等装置改善症状,适用于轻中度OSA或无法耐受CPAP的患者,它是通过前移下颌来扩大气道空腔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手术治疗是针对有明确解剖结构异常(如扁桃体巨大、严重鼻息肉)的患者,需要医生严格评估适应证。(联勤保障部队峨眉康复疗养中心 睡眠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