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简阳市雷家镇镇政府,总能看到一个穿红背心的身影穿梭于各个办公室,帮助一位身患重疾的女孩筹措治疗费用。他叫罗玺,来自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是雷家镇九龙滩村的驻村干部。
     “驻村干部就是跑腿的”
       抵达九龙滩村后,罗玺一头扎进工作中:走遍村社角落,与村“两委”干部深入座谈,又逐一走访脱贫户、监测户,在拉家常中快速摸清村里的产业底数,也记下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我们村有712户2324人,仅脱贫户、监测户、特困户、低保户就占了总人口的10 以上。”罗玺心里非常清楚,如何让这10 以上的重点群体稳定增收,是他驻村后要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
       九龙滩村以火巴火巴柑、阳光玫瑰葡萄、李子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农产品销路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罗玺了解情况后,四处奔波,帮种植户们对接上了简阳市“十百千”水果专场,联系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搞集中展销,还搭上了工会助农的快车。最终,他帮助村民销售水果蔬菜、禽肉蛋类1.6万公斤,实现增收15.5万元。
       不光帮着卖果子,罗玺还惦记着村里的困难户。他劝几户找不到出路的乡亲试试家禽养殖,跑前跑后帮他们申请到小型养殖补贴,又专门请技术员来村里讲课。看到有条件的农户想扩大种植,他又帮着申请产业奖励补贴,让大家干事更有劲头。眼下,村里的火巴火巴柑快熟了,他又忙着对接线上平台,想让这甜甜的果子变成村民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
     “罗老师,我这个社保卡咋个用不了呢?”“小罗老师,你帮我看下我手机嘛。”“小罗,我屋头电视开不了了,你来帮我看哈。”……乡亲们喜欢呼唤罗玺帮忙处理“家务事”,因为只要开口,他从不推辞,要么自己摆弄,要么记在小本子上,找懂行的人来帮忙。“驻村干部就是为乡亲们‘跑腿的’‘操心的’。”他乐此不疲。
     “驻村干部要会解决问题”
       干“家务事”其实只是罗玺驻村后的副业,他的工作重点是发挥派出单位优势,搭建医疗帮扶桥梁。
       17岁的茜茜(化名)患神经纤维瘤,同时脊柱侧弯40度,但因家庭困难迟迟未得到系统性治疗。罗玺知情后,第一时间联系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协调皮肤、肿瘤、骨科、心理等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确认病情有治愈可能后,他连忙带茜茜父女前往医院就诊。
       茜茜的家庭情况很特殊。她出生4个月时,母亲便因神经纤维瘤离世,此后,她与父亲老赵相依为命。为全身心照顾女儿,老赵并未外出务工,仅有微薄的收入。“驻村干部要会解决问题。”罗玺秉持这一信念,为茜茜的治疗全程奔走,申请绿色通道、预约专家门诊、协调减免挂号费、住院押金及部分治疗费……他还为父女俩争取到了医院的帮扶金。经过治疗,目前,茜茜额头和脖子上的两处肿瘤包块已成功切除。
       茜茜顺利康复出院,但罗玺并未停下奔走的脚步。茜茜脊柱侧弯需进一步手术,他又开始积极对接民政部门、乡镇政府及公益组织,全力筹措治疗费用。
       此外,罗玺还积极协调,争取派出单位支持,每季度将体检车开到村里,累计开展义诊与健康咨询4次;为镇九义校学生开展急救、眼科、口腔健康培训2次,把健康知识播撒到乡亲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