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格县人民医院传出喜讯,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对口支援及医疗“组团式”帮扶下,该院纤支镜室正式开科。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填补了当地肺部疾病精准诊疗的空白,为高原地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协同攻坚,筑牢技术基石
纤支镜室的建设绝非易事,而是多方协同、全力攻坚的结晶。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与德格县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携手,采用全流程管理模式推进。项目启动前深入论证,精准评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设备招标采购严格把关,确保设备先进且适配当地;制定科学规章制度规范日常运营,优化院感流程降低感染风险,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各方心血。
麻醉安全是纤支镜操作的重中之重。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黄翠源主治医师主动请缨,奔赴德格。她为当地麻醉团队量身定制技术方案,从麻醉药物的精准选择、剂量的细致把控,到术中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全程守护,为纤支镜操作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安全防线。
技术层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派出的结核病区主任何畏及其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何畏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制定了纤支镜室的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操作环节都严谨规范。他还亲临德格,开展操作示教,手把手指导医护人员进行实际操作,为首批患者的精准诊疗与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西融合,打造特色诊疗
在引入先进西医技术的同时,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探索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诊疗路径。纤支镜技术作为肺部疾病精准诊断的“金标准”,能够清晰观察肺部病变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有效解决了当地长期以来的诊断难题。
针对患者检查后的不适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帮扶团队引入中药制剂,结合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技术。中药制剂调理机体,针灸疏通经络,穴位贴敷直达病所,三者协同作用,有效缓解了患者咳嗽、咯痰、气促等症状,提升了康复质量和患者体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模式。
为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多领域专家围绕纤支镜技术,对德格县人民医院相应科室人员开展了系统化培训。通过理论授课,让医护人员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模拟训练,熟悉操作流程和技巧;临床实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如今,德格县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已能独立开展常规纤支镜检查与维护工作,实现了从依赖外部支援到自我发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