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南北气候交汇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格局。这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协同并进、蓬勃发展,曾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药材溯源试点县区”“省级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县区”等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正努力建设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高地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区。
中医药+生态康养
打造健康融合新标杆
巴州区大力发展体育健康产业,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建成总长120公里的健康步道网络、5个大型运动公园,优化布局社区健身广场与“口袋”公园50余处,构建城区“15分钟健身圈”。年均组织超200支队伍、上万名市民参与“万步有约”健走大赛,推动科学健身融入日常生活。
依托丰富中药材资源,在连片种植带建成中药材科普馆3个、药膳体验中心5个,创建天马山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七彩世界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打造药旅融合示范点5个。推出“清江七彩世界—山水化湖—天马山森林康养度假区—云上青山百里花廊”精品旅游线路,创新开发中药材农耕体验、中医药养生等特色文旅项目,构建“药食医养游”全产业链,年接待康养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健康消费超8000万元。
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建成老年病院区,打造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成医养结合示范机构3个。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和现有机构转型,全区建成专业医养结合机构14家,形成覆盖城乡、多元参与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中医药+健康产业
构建全链发展新格局
巴州区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确立枳壳为大品种发展方向,建成枳壳种植基地30个,中药材种植面积2.6万亩。清江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省五星级中药材园区,中药材种业科技园、白庙中药材现代园区被评为市级中药材园区,形成多层次、高标准种植体系。
引进培育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研发中医药大健康产品14类,获得“乌苓苁蓉合剂”等全国独家药品批文6个,成功打造“巴州川明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巴中市中医院研发院内制剂10个,创新开发中医药特色药饮、香囊、药枕等健康产品9个,形成药品、保健品、健康产品多元产业链。
还建成规范化流通网点25个,规划建设现代化中药材仓储冷库,形成覆盖城乡的流通服务网络,医药健康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中医药+健康文化
弘扬岐黄传承新风尚
在深化科普宣传方面,巴州区依托“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健康知识村村讲”等品牌项目,推动中医药融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全区已建成健康小屋25个、健康主题公园5个、健康步道10条,管理慢性病患者6.1万余人。广泛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将中医药元素融入清音、快板等民间艺术,增强文化传播的趣味性与接受度。
坚持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开展师带徒、经典研修和适宜技术培训,创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柔性引进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中医药人才12人,培育中医药拔尖人才48人。举办中医拜师仪式和经典培训班3期,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期,培训乡村医生369人。
同时,结合数字化、新媒体手段,推送养生知识、诊疗服务信息和文化视频。依托区内中药材种植基地、康养旅游示范区等资源,开展“中医药文化体验日”“药膳制作”“中医康养旅游”等主题活动。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养生讲座和专家义诊,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休闲养老、时尚健身等业态深度融合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