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药材”融入“烟火气”,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白大褂”手握菜刀锅勺,又会摩擦出哪些巧思?
近日,由泸州市卫健委主办、泸州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四城论健·膳林对决”——首届泸永江荣地标药食同源美食荟暨第二届“酒城九味”康养药膳大赛在泸州举行。来自川渝两地四个区市的22支参赛队伍在酒城泸州点火开灶,同台竞技,烹饪药膳。
与传统的餐饮大赛不同,此次比赛的参赛者既有来自餐饮行业的名厨,也有医院的医护人员。比赛中,他们化身为“药膳食神”,烹饪出的菜肴不仅美味可口,而且“颜”“料”兼备。
“白大褂”走近灶台
中药材秒变美味佳肴
在当天的比赛中,来自泸州市、重庆永川区、江津区、荣昌区的名厨以及爱好烹饪的医护人员纷纷走近灶台。在他们的一双双巧手下,黄精、石斛、党参、桂圆、蒲公英、佛手等中药材与其他食材完美融合,惊艳全场。
比赛于上午9点正式开始。名厨们采用煎、炒、烧、蒸、炖等技法,制作一道道美味药膳。一个小时内,数十道菜品便全部制作完毕,诱人的香气“霸占”了整个现场。
当参赛作品“金盏玉露沁秋梨”制作完毕时,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医生姜映维面露微笑,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看得出来,她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这款甜品以泸州产的药材石斛、佛手为主要材料,配以秋梨和蜂蜜。秋季干燥,最容易耗伤人体津液。铁皮石斛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的作用,秋梨也可生津润燥,蜂蜜渍佛手可增香增味……”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天的比赛中,“金盏玉露沁秋梨”取得了二等奖的佳绩。
当天比赛分为专业组与业余组,前者由10支餐饮企业代表队组成,后者为12支医疗机构代表队。22支参赛队均以道地药材结合当地特色食材为主题,制作秋季康养药膳。参赛作品既需要保证药效,又要符合减盐、减糖、减油“三减”健康饮食规律,同时兼顾色香味。
“膳林论健”
泸州瞄准“大健康”产业
作为全省中药材重点产区,泸州共有中药材195科、1809种,重点发展金钗石斛、赶黄草、龙眼、佛手、枳壳、青果、黄精等“酒城九味”道地药材。目前,已上市“六味知己”、赶黄草系列饮品等大健康产品50余种。
“此次比赛将传统中医药智慧转化为百姓日常中的健康美味,是川渝中医药康养文化的集中展示。”在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秋看来,此次大赛不仅是厨艺的比拼,更是一次川渝地区中医药康养文化的集中展示。
眼下,泸州市各大医院均在积极发展大健康产品,泸州市中医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据泸州市中医医院事业发展部部长潘登介绍,医院每个科室都有专门针对患者研发的健康餐、营养餐,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与调养。例如,骨科推出的药膳汤,临床效果表明,这款汤对骨骼愈合有着促进作用。今年以来,医院通过成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室,积极整合院内省市级名老中医专家资源,不断推进特色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与转化。“我们与相关企业合作,打造了‘泸暙’药食同源养生铺,目前已有包括药膳、药茶、营养餐、香囊、药枕、梳子、手串、足浴包等在内的30余款产品面向市场,产品涵盖药膳、轻食、文创、洗护四大板块。”
此次活动不仅可以宣传健康养生理念,擦亮泸州“酒城九味”中药材名片,同时还有助于泸州餐饮业的推陈出新,打造与时俱进的消费新场景。 (李娟 陈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