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05(2022年08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岳县卫生健康局——
提质增效 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
周礼全 向华

 近年来,安岳县卫健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健康安岳”主线,聚焦医疗质量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医疗服务重点,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持续提升全县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建设“成渝中部重要节点城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供坚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科学施策
坚决筑牢疫情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岳县严格落实应急物资保障、传染途径管控、密切接触者筛查和管理等措施,严防输入。


 针对摸排管控,坚持“1+3+N”常态长效摸排机制和“4+1”排查监督模式。优化和建设集中隔离场所,严格落实集中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5+1”管控措施,确保重点人员管理全闭环。全县共设置集中隔离场所28个,隔离房间4752间。针对重点场所,建立健全每月抽查考核、院感防控追责问责等4项机制,监督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发热患者和高风险岗位闭环管理等4项制度,全县1494家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全面加强。建立医校共防机制,聘请76名医务人员作为全县144所学校的卫生副校长。核酸检测方面,注重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严格落实“入安即检”和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政策。全县有核酸检测实验室9个,采样人员2641人,检测人员148人,转运车136辆,96孔提取仪22台,96孔扩增仪37台。疫苗接种方面,构建“1+5”组织体系,持续开展敲门、清零、补漏“三项行动”,疫苗接种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健全体系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岳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15张、执业(助理)医师数1.85人、注册护士数2.76人。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安岳县通过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投入,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更新升级,从而实现医疗服务能力的提质增效。


 目前,安岳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已组建25个专业的质量控制站,建成神经内科等省级重点专科8个、消化内科等市级重点专科10个,立项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9个;先后引入具备精神病康复、皮肤病等特色的专科医院,建成14所民营医疗医院;县中医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胸痛协会中心验收,基本形成了“微病不出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中心镇、重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


规范管理
居民健康状况日益改善


 在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方面,安岳县通过稳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保障妇幼健康、完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制度,不断提升县域居民健康水平。


 通过实行重点人群目标任务量化管理,全面开展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健康管理实现“关口前移”。重新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专家队伍,修订完善疾病应急预案,大力推进预防接种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全县已有7家乡镇卫生院建成AAA级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坚持以危重孕产妇救治、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工作为重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母婴安全应急演练。2021年县内医疗机构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0.99‰,婴儿死亡率1.6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38‰。随着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排查、救治、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2021年,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管7162人、管理率96.68%,规范管理6906人、规范管理率95.48%。


深化改革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围绕提升百姓健康素养、改善人口素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三孩政策”,积极开展婴幼儿照护和老龄服务。


 医药改革纵深推进。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扎实推进取消药品加成、基药制度等各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获得了资阳市医改办“安岳医改引领资阳”的评价。其中,“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每年能为全县就医群众至少减少4500余万元的药品费用支出。


 计生惠民政策全面落实。2021年度按时完成确认奖扶对象17916人,特扶对象1872人,目标任务完成率分别为105%、123%,资格确认实现“零误差”,通过社会保障卡直发奖特扶对象扶助资金2975.904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41.04万元。“暖心家园”项目被省计生协会评为示范点,并在全市推广,获得国家和省项目支持资金4万元,市项目支持资金10万元。


 医养结合成效明显。打造旅游康养基地,积极支持宝森农林旅游区创建全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进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基础建设。


聚焦共享
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通过搭框架、定制度、建体系,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党政同责、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的整合性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机构与制度基本建立健全。按照“1+3+3+N”模式组建医共体,即组建安岳县医疗健康集团1个,下设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3个工作中心和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疾病预防控制3个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共有55个成员单位。成立集团党委,集团内61个单位党组织全部覆盖。


 实行“银医”结合,探索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明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入”基本原则,提出“低步入轨、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和“以资源换资本”的工作理念。先后与多家银行洽谈20余次,最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岳支行确定与集团合作,拟投资数千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探索开展“银医”结合的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开展,既不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又能有效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让利百姓。

 加强横向互通和上下联通。依托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集团内单位分别与相应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率为100%。


 试点开展“小医共体”建设。建立以集团下属成员单位中的中心卫生院作为辖区牵头单位,辖区内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小医共体”。此模式已在龙台镇开展试点,该镇中心卫生院分别与辖区5个乡镇卫生院签订协议,并购置30台动态心电图记录盒,联合8家乡镇卫生院建立起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有效解决辖区内“集团”成员单位心电专业人才短缺、心电诊断水平低等问题。


注重特色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安岳县还注重特色发展,不断挖掘潜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安岳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为资阳市首个县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52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均设置了标准化中医科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801个村卫生室能开展中医药服务,全县中医药服务基本能满足百姓需求。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普查到全县有药用植物品种532种、中药材49种,发现了铁皮石斛等名贵中药材,丹参、蒲黄等著名大宗中药材。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领域的优势,推出“冬病夏治”“三伏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大锅汤”“香包”等中医药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投资100万元,在安岳县姚市镇金桥村打造50亩白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