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金牛区始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建强“四突出一保障三”体系,完善健康机制、优化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擦亮健康金牛“新名片”。
突出精心谋划
夯实健康金牛新底座
金牛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建设全国一流卫生健康强区”“深化健康金牛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功创建了5个国家示范区、3个国家试点区,获得1个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建成4个省级示范区。
精准健康投入。截至8月底,2025年金牛区卫生健康财政资金预算75012.8万元,设立卫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近三年累计投入超5亿元,用于14家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40家,其中三甲医院7家、三级医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家,疾控机构3家,形成层级清晰、构成完备的医疗体系。
优化健康服务
提升健康金牛新实效
深入推进以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部战区总医院为龙头,区属医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医联体建设,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智慧型”信息化建设,打造金牛区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有效提升医疗信息互通互联。
开展15分钟公共服务圈规划体系建设试点,培育“一中心一特色”。将重大疾病防治融入社区微网实格管理,探索开展家医团队和微网实格双向赋能建设,建立基层综合干预队伍150支,对重大疾病患者实施“一对一”个案管理。在全国率先启动全民“眼健康工程”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系列举措让基层卫生网底惠民可及。
为筑牢医防融合网格,金牛区制定出台《提升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十项措施》,不断建强人才队伍、提档升级硬件设施、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实施“疾控-基层医疗机构”每年双向派遣挂职锻炼30人次,建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体系,推广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有效发挥疾病防控前沿哨点作用。
深化融合创新
激发健康金牛新活力
以健康环境兴健康生活。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7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27.68个,建成健身站点276个、健身步道62.3公里、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驿站15个、健康街区2个、健康知识长廊740米,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 ;建成公园绿地87处,绿道350公里。
以健康行动兴健康文化。探索推进“金牛区体重管理综合干预三年行动”,加快运动处方推广和体重管理门诊建设,构建“技术支撑+平台管理+健康促进”联动的减重服务网络,以“全面体重管理”推动慢病防治关口前移。围绕全民运动健身发展新理念、新需求,创新整合“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嘉年华”“全民健身400惠民工程”等活动,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核心IP——金牛区社区运动节,掀起全民运动健身新热潮。
以健康产业兴健康经济。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抓手,构建以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诊疗3条产业链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在细胞和基因药、体外诊断、高端医疗设备、精准医疗等细分领域全面发力,有效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补链强链。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是“中药材指数”的重要发布地之一,该指数由商务部面向全球发布,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