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清晨,简阳市三合镇石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晨雾还未散尽,义诊桌前已围满了乡亲。68岁的张大爷攥着病历和CT检查片,快步从人群中挤到桌前。“陈医生,您给看看,这肺上长的东西3年前切除了,现在还需要用药不?”
简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陈炀接过病历和近期的CT检查片看了看,俯下身凑近老人:“最近晚上睡得香不?平时走路累不累?”“睡得好!走路也很利索!”张大爷答得干脆。陈炀笑着说:“您恢复得很好,不用吃药,但是得半年复查一次。”张大爷紧锁的眉头慢慢松开,从兜里掏出个塑料袋,硬往陈炀手里塞:“自家种的橘子,甜着呢。以前到医院坐车要2个小时,现在专家到家门口,我10分钟就弄明白了,这橘子您一定尝尝!”
这暖心的一幕,是简阳市人民医院“行走的简医”基层巡回医疗活动的日常。自今年2月活动启动以来,这支由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专家、护理人员、质控专员组成的队伍,已走遍该市施家镇、青龙镇、禾丰镇等13个乡镇街道和社区,用“真巡真帮真服务”的脚步,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到田间地头、社区院落,成了乡亲们口中“会走路的医院”。
“不光要送服务,更要帮基层‘练内功’。”团队成员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施家镇卫生院,质控专家翻到一份儿科病历时皱起了眉头:孩子发热至39摄氏度,用药剂量只写了“遵医嘱”。“儿童用药得按体重算,剂量差一点都不行!”便掏出手机计算器,带着医生一起计算。在禾丰中心卫生院,心内科医生罗智搬出模拟心电图机:“大家看这ST段抬高,像不像‘红旗飘飘’?这是心梗信号,10分钟内必须转诊!”手把手的教,实打实的帮,让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诊疗规范率提升32 ,病历书写合格率提升27 ,596名基层医护人员跟着“长了本事”。
“这活动不是一阵风,得长成‘常青树’。”简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双龙说。医院已立下规矩:每月固定时间下乡,偏远乡村多派骨科、康复科专家,社区侧重慢性病医生;基层有需求,打个电话就能申请专项培训,“基层需求直通车”随时开。如今,乡亲们遇上头疼脑热,会先打听“行走的简医”啥时来。 (李太辉 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