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5年09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当暮色漫过病房窗户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 刘娅

       那天,在临近下班时,我们正在忙碌地与同事交班,75岁的王大爷拿着急诊的入院通知单来到医院办理住院。在对王大爷进行入院评估时,他自述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症状,症状造成的影响从胃部蔓延至咽部,这半个月来,他尝试了多种胃部治疗药物,均没有效果。注意到他紧锁的眉头和痛苦的表情,我让他先躺到病床上休息,并立即通知了负责管床的医生前来查看患者。

       随后,我们为王大爷做了心电图。心电图显示王大爷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情况紧急!主治医生迅速到场,与在场的医护人员一起展开救治,并协调手术。我们迅速向王大爷解释病情,为他测量生命体征,并进行床旁监护、静脉输液、术前准备等一系列紧急操作,王大爷激动地说:“拜托你们救救我!”

       经过综合评估和权衡利弊后,团队认为王大爷需要紧急接受冠脉介入治疗,以拯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挽救生命。经过简短有效的沟通,家属很快同意了医务人员推荐的治疗方案。在医生、护士和护理员的共同陪护下,王大爷被直接送入导管室接受冠脉介入治疗。

       随后,胸痛中心主任医师薛亚军和耿雨医生迅速投入紧张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手术中。造影结果显示,王大爷的前降支开口段狭窄达到100 ,还伴有血栓影。两位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术中分别使用导丝、球囊保护边支确保手术过程平稳进行。最终,团队成功在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手术圆满完成,王大爷的反酸、烧心、咽痛症状逐渐缓解。

       当王大爷被推出导管室的瞬间,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洒在病床上,那如释重负的微笑,让家属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王大爷对老伴说:“放心吧,我终于不难受了,医生说我还得在监护室观察两天,你和孩子们别担心。”

       术后第二天,王大爷从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转回到了普通病房,他一见到我就激动地说:“刘护士,我得救了,这多亏了你们!我现在感觉好多了,胃也不反酸了,嗓子也舒服了。多亏了你们医生和护士的及时救治,不然我这条老命可能就没了。”

       我微笑着对王大爷说:“大爷,您吉人自有天相,而且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发达,您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王大爷听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好好,我相信你们,也相信我自己。”

       接着,心脏康复师为王大爷制订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逐步增加体力活动、饮食调整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帮助王大爷更快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康复师的指导下,王大爷规律地开始了康复训练,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王大爷终于康复出院了。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黄昏急救”,不仅挽救了王大爷的生命,也体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医院永远没有真正的“下班时间”,当夕阳掠过心血管内科病房的窗台,总有人披上白衣,把黄昏淬炼成生命的黎明。那些奔跑的身影、紧握的手、深夜的灯光,终将汇成医者留给人间最温暖的注释——所谓奇迹,是专业与仁心交织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