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5天,我妈就能自己走路了。”近日,在简阳市中医医院病房内,患者家属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不已。几天前,他的母亲——74岁的张婆婆(化名)突发卒中,右侧身体完全动不了,如今却奇迹般康复。
58分钟
基层医院打通生命通道
当天,张婆婆在家中突然跌倒,右侧胳膊和腿怎么都抬不起来,家人吓得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简阳市中医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镇金中心卫生院值班医生樊明文接诊后立即判断,“老人可能是中风了”,立刻启动医共体急救预案。
护士推着平车一路小跑送张婆婆做头部检查;医生则快速录入老人病史、症状,待检查结果一出,便立刻同步给简阳市中医医院总院的救治团队。“15分钟后确认不是脑出血,得赶紧转去总院。”从张婆婆入院到完成检查、联系转运,全程只用了58分钟。
致命血栓
总院多学科携手取出
当急救车抵达简阳市中医医院时,急诊大厅早已做好准备——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科的医生护士都守在门口,治疗药品和器械也已到位。
医生评估后发现,张婆婆病情属于中度危急,且发病时间未超过最佳治疗窗口,在完善采血、检查等准备工作,排除溶栓禁忌证后,医疗团队立即决定进行溶栓治疗,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所有准备,药物顺利输注到老人体内。
但治疗刚进行到一半,张婆婆的症状突然加重,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紧急复查发现,她脑部一根重要血管被血栓堵住了,必须马上做介入手术取栓。
手术中,医生又发现张婆婆的血管特别弯曲,取栓器械很难精准到达堵塞位置。此时,张婆婆已说不出话,意识也模糊了。“幸好基层提前把所有信息都传过来了,不然光核对情况就要多花半小时。”内一科医生黄治胜感慨。最终,老人的血栓被成功取出,血管恢复通畅。
5天康复
见证联动“闭环”力量
术后第一天评估显示,张婆婆的右胳膊能抬起来了,说话也清晰了。复查结果显示,她的脑部没有出现新的损伤,受损的脑组织正在慢慢恢复。
接下来几天,康复师每天指导张婆婆做康复训练,到了第五天,她已经能独立下地行走,右手也能正常活动,达到了出院标准。
简阳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医共体的“领头人”之一,医院已在区域里织起了一张“卒中急救网”——不管是偏远乡镇的卫生所,还是社区里的服务中心,都能通过手机一键对接总院资源;医院专家每个月下沉到各个基层单位,手把手教大家识别中风症状、操作急救设备,还会组织模拟演练,把复杂的急救流程拆解成简单易懂的步骤。从患者发病时的基层初筛,到总院的紧急救治,再到术后的康复训练和回家后的随访,每个环节都衔接得严丝合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救治闭环。 (邓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