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晚风掠过儿科门诊大厅,成都市郫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邱才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完成最后一份电子病历时,墙上的挂钟指向晚上9点。这是他守护儿童健康的第25个年头……
从“被质疑”到“很贴心”
邱才栋刚担任儿科二病区主任时,总会听到来自患儿家长的质疑,“我家孩子只是个感冒,为啥要做那么多检查?”“为什么简单的咳嗽都需要住院治疗?”“为啥这个治疗项目不能报销,你们医生就不能选择能报销的项目吗?”……面对各种不理解,邱才栋带领科室从“医护人员诊疗知识和技能培训”“医患沟通技巧”与“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渐渐地,“医生护士很贴心”成了满意度调查中的高频评价。
邱才栋始终保持着“连轴转”的状态,从坐门诊、病区查房、二线值班,到会诊、义诊、业务学习;从疑难病例讨论、参与危重症抢救,到参与科务会、质量小组会议、学术会议……他似乎永远没有空闲时刻。护士们说,邱医生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无论多忙多累、多晚,都会到病区走一圈,心里才踏实。
诊疗技术创新是科室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突破就没有进步。在邱才栋的带领下,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项,亚专业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他牵挂的两根“延长线”
除了医院这个“主战场”,邱才栋的时间还被两根“延长线”牵引着:一根通向安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根连接着500公里外的道孚县妇幼保健院。
每周三下午,邱才栋都会准时出现在安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这里儿科资源相对薄弱,在他的指导下,已陆续开展儿童肺超声技术、鼻负压置换等项目。中医儿科医生徐润红说:“有了邱老师的坐诊指导,小儿常见病不用跑远路、挤大医院了。”
道孚县的对口支援让邱才栋更难忘怀。那里平均海拔3200米,早晚温差极大,医疗资源稀缺。道孚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与儿保科唯一的女医生德青中呷承担起了儿童常见病及生长发育相关诊疗服务,但因就诊量较少,业务难以开展。2025年7月初,邱才栋来到道孚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儿科与儿保科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就推送了多篇科普推文,还开展了穴位贴敷、鼻负压置换、小儿肺超声等新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福音。
让科普成为“隐形防护网”
近段时间,邱才栋的科普系列“邱叔叔健康小课堂”悄然走红。在视频里,邱才栋讲解了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也科普了儿童发热的原因、常规处置方法及服药常见误区。评论区里,有家长留言:“看了您的视频,我家娃这次感冒没急着喂药,现在好多了。”还有家长私信:“邱主任,您讲得太接地气了,我们都在转发。”
“科普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治病救人。”邱才栋感慨道。他见过太多因家长缺乏医疗常识而耽误病情的案例,“我们做科普,就是想让更多家长了解、掌握儿童常见病的防治知识,让小朋友不生病、少生病。”
在病房与门诊间穿梭,在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间奔忙,在治病与治心间平衡——这是邱才栋的日常。他总说:“儿科医生就像孩子的第二个父母,我们多用心一分,家长就少操心十分。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每个孩子的笑容,都是最好的勋章。”(欧阳蓉 刘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