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攀枝花市心灵绿洲社区康复指导中心的手工操作室里,老李正专注地学习编织技巧。这里没有医院的冰冷,只有同伴间的鼓励和专业人员的温暖陪伴。一年前因疾病反复入院的老李,如今已能独立料理生活并参与社区活动——“在这里,找回的不只健康,还有生活下去的信心。”
这座由攀枝花市民政局与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携手打造的“心灵绿洲”,正成为众多精神障碍患者重获新生的起点。依托国家“同伴支持”项目,中心构建起从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到音艺治疗、职业训练的完整康复生态。多学科专业团队——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音乐治疗师与临床药师协同发力,为患者编织了一张全链条康复网络。
其创新核心在于构建了“五主共治”工作格局:党委政府主导政策保障,部门联动精准施策,家庭主责强化监护,专业机构提供全链条服务,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在此基础上,中心独创“医学、心理、社会、职业、文体”五维融合康复模式,通过科学诊疗与场景化生活训练,系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重建生活技能,增强身心韧性。
自2023年以来,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五维融合康复模式,已成功帮助1380名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疾病复发率较往年显著降低了30个百分点。尤为可贵的是,12名康复者获得了稳定就业岗位,更有超过300人重返职场,切实实现了从“治病”到“赋能”的转变。
这一扎根攀枝花的康复模式,因其显著成效已被纳入省级精神卫生发展规划,其经验正推动着行业标准的优化升级。如今,“心灵绿洲”的示范效应已辐射川滇地区,为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贡献了可复制的“攀枝花样本”,生动诠释了“康复一人,幸福一家,温暖一片”的民生温度。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