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每年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即为立秋。
立秋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正所谓“一叶知秋”。
立秋有三候
一候凉风至:立秋之后,暑气渐渐消退,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此时风中已有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白露”指的是初秋时节的薄雾蒙蒙,由于昼夜温差变大,清晨的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并且在植物的叶子上凝结成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立秋时的寒蝉又叫秋蝉,感觉到阴气上升而开始鸣叫。寒蝉的叫声释放出秋天将来到的信号,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凉了。
立秋节气天气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说秋天已经到来了。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有些地方到9月份才真正进入秋季,但在立秋后昼夜温差也会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由于每年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的一段时间,所以立秋后仍会出现高温天气。
因此从气候特点来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9月中下旬才会真正凉爽起来。
立秋节气养生要点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主收,万物收敛,阳气渐敛而热气逐渐向地下渗透,为由热转凉、由阳盛转向阴生之时。
此时养生要开始注重养阴,以“收敛”为原则,让身体适应即将到来的秋之气。
精神调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立秋后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调养
秋天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适合“春捂秋冻”,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调养
立秋后饮食应以“减辛增酸”为原则,以收敛肺气。《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胡椒粉等辛味之品,适当进食酸味果蔬,如乌梅、山楂、橄榄、葡萄、苹果、柚子、石榴等酸性食物,能收敛肺气、保养肝脏。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还应滋阴润肺。《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立秋之后,天气就变得干燥,而天气干燥容易伤肺,肺气虚则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一般来说,秋季养肺,还可多食莲藕、百合、杏仁、荸荠、蜂蜜、甘蔗、土豆、萝卜、山药、扁豆、枸杞、银耳、木耳、猪肉、鸭肉、柚子等润燥养阴之品。
运动调养
秋季时节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干扰阳气的收敛,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慢跑、太极、八段锦、快走、瑜伽等,保持适时有度、循序渐进地进行。另外,运动后不适宜喝冷水或冰水、冰冻饮料,建议休息片刻待身体凉快后再喝温热水,否则容易脾胃受损。
立秋节气食疗方
立秋后先别忙贴秋膘,养好脾胃再进补事半功倍。因为立秋后还在伏天里,人体湿气仍较重,脾胃消化功能还比较弱,要先养护脾胃,排出体内湿气再进补,方能起到作用。
所以南方的小伙伴切莫急着贴秋膘,此时防暑除湿,养护脾胃才是关键。下面介绍几款时令养生食谱给大家。
南瓜蒸百合
材料:南瓜200g,鲜百合50g,冰糖10g。(2~3人份)
做法:南瓜去皮后切成薄片后摆在碗内,在南瓜的缝隙内放入几块冰糖。百合掰成瓣清洗干净后泡在水里备用。蒸锅内烧开水后把南瓜先蒸10分钟,然后把百合摆在中间,盖上锅盖再蒸10分钟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小米南瓜粥
材料:南瓜200g,小米100g,枸杞10颗,香油少许。(3~4人份)
做法:用砂锅放适量水开始加热。小米洗净备用。南瓜去皮去瓤切大块备用。等水烧开了加入小米。再开锅后滴入五六滴香油,加入几粒枸杞子。开锅后撇去浮沫。小米熬五六分钟再放入南瓜,加入南瓜后,小火慢熬大约15~20分钟,熬至黏稠。
功效:安神和胃补虚。
桂圆红枣莲子粥
材料:桂圆干10克,红枣20克,莲子3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以上材料洗净后,红枣去核,莲子去芯浸泡1小时,然后全部材料放入煲中,加入足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至粥成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心安神。适合夏秋之交脾胃受损,或素体血虚、失眠多梦之人。
雪梨银耳糖水
材料:雪梨1个,银耳30克,莲子2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洗净去芯浸泡1小时,银耳洗净、泡软撕成小片,雪梨洗净后削皮去心,切成小块备用。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开火炖1小时即可。(综合广东中医药公众号、养生中国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