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川西北的阳光穿过罗浮山的薄雾,洒在千佛山的药田上。在绵阳市安州区,570亩佛手柑基地里,游客正跟着农户了解其种植、生长过程;罗浮山温泉度假区内,中药汤池的热气与远山的绿意交融;千佛山深处,药农们忙着给黄柏树修枝、给田地除草……这座天府旅游名县,正以“文旅+健康”为笔,在中医药文化与生态山水间,画出一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一个佛手柑
激活“药食同源”体验链
走进四川省金佛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5万余株佛手树沿坡而植,深绿的果实或舒展如掌、或紧握似拳,在风中轻轻摇曳。“这果子不仅能入药,还能泡茶、做精油,连叶子都能做香料。”基地负责人雷顺德拿起一个佛手柑,果皮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2011年,安州本地人雷顺德看中了佛手柑“药食同源”的特性,于是开始试种。彼时,佛手柑在当地还只是小众药材,市场认知度不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雷顺德所创办的金佛手种植基地,成了一家集佛手种苗种植销售及生产技术研发,保健食品生产技术开发,绿化苗木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光种不行,得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好。”雷顺德的思路很清晰:既要做产业链,更要做体验链。
如今,基地已从单一种植拓展为“种苗培育-种植-加工-旅游”的全链条模式。每到10月收获的季节,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佛手柑。这些新鲜采摘的佛手柑,一部分直接运往市场,一部分则被送往加工厂,摇身一变成为了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佛手茶、佛手精油、佛手果脯……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中医药文化的智慧与传承。游客可以漫步基地,亲身感受佛手柑的生长环境,聆听专业人员讲解其种植、生长过程和药用价值;也可以走进加工厂,见证中药材如何经过精心加工,变成一件件精美的产品。临走时还可以带几盒佛手茶当伴手礼。
佛手柑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美丽艺术品,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佛手柑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家长带孩子来,一边认植物,一边听“药食同源”的讲解,“比课本上的知识生动多了。”游客说。一个佛手柑串联起的“旅游体验-科普教育-产品消费”闭环,让“中医药”从书本里的文字,变成了游客可触、可感、可带的生活体验。
一汪温泉水
构建“温泉+康养”服务网
罗浮山脚下,48℃的温泉水从地下1800米处涌出,带着亚特提斯湾古海水的矿物质,注入一个个镶嵌在绿树间的汤池。“这边是艾草浴,那边是灵芝浴。针对关节不适的客人,我们推荐杜仲浴。”安州区地质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指着错落分布的泡池介绍,景区内现有五大温泉酒店,推出了当归浴、姜汤浴、荔枝浴、杜仲浴、艾草浴、灵芝浴等,还以古海温泉为依托,针对不同季节和客群,研发出几十种不同主题元素及养生功能的泡池。
这汪温泉的“底气”,来自权威认证。作为国内最早经医疗权威机构认证的复合型医疗保健温泉,其含有的23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皮肤病、关节炎、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功能。
但安州没有止步于“疗养”的单一标签。“游客来这里,不仅想泡好温泉,还想玩得好、住得好。”安州区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博物馆馆长徐尧介绍,当地整合周边资源,推出“民宿+漂流+露营+滑翔”套餐,让游客白天在中药汤池里调养,傍晚去民宿音乐会听曲,夜晚在星空露营地休憩……
更巧妙的是整合优质农文旅资源融入健康新业态,打造了非遗手工作坊、川剧传唱舞台、阅读空间、果(茶)园采摘等“慢生活”体验区,为游客提供手工DIY、非遗制作、手工采摘、草编工艺等多种体验。聚焦亲子家庭、银发群体等“慢游人群”,策划举办了采鲜季、非遗文化节等活动。“以前来泡温泉就是‘泡完就走’,现在能做手工、看川剧,感觉更有味道了。”来自成都的游客周女士说,她特意多留了两天,就为了体验这些“慢活动”。
从单一疗养到“康养+体验”,从温泉池到全域生态圈,罗浮山温泉的进阶,正是安州“文旅+健康”的生动注脚。
一片种植地
铺就“药材+乡村”致富路
夏季,海拔近千米的千佛镇德胜村中药材基地,漫山遍野都是醉人的绿。坡地上,村民沈永强正蹲在云木香田里除草。“这草得趁雨天刚过除,不然它会抢养分。”他抹了把汗,指着身后20亩药田笑说,“今年行情好,这一茬收完,少说能挣4万元。”
安州的中药材种植,有着天然优势。这里山地、丘陵、平坝兼具,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让雨水与日照“恰到好处”。中药材资源主要分布于千佛、高川等乡村,以种植山茱萸(枣皮)、附子、厚朴、杜仲、黄柏、黄连、重楼等药材为主,素有“枣皮之乡”的美誉。
走进高川乡天池村中药材产业园,一大片中药材田映入眼帘。经过数年的积累,该村种植的黄连达7000余亩,2024年每公斤黄连收购价在320~400元之间,每亩产值最高可达10余万元。村民魏成刚2024年种植黄连25亩卖了180多万元,他充满信心地说,“打算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把好日子经营下去。”
在该中药材种植产业园,摆放着许多黄柏树皮,这些树皮经过长达10年的生长,现已具备独特的药用价值。厂区内,十来名工人正手持工具对黄柏树皮进行去除粗皮、打包、烘干、切片等粗加工。成熟的黄柏树全身都是宝,树皮、树干、树叶等都可入药。今年迎来了黄柏收益最好的一年,目前,鲜黄柏已经达到了约60元/公斤的价格,比去年翻了一番。
安州区种植中药材1万多亩,主要以种植黄连、重楼和三木药材为主,其中黄连最多,大概有7000亩,每亩黄连产量在六七百斤左右,目前每公斤的收购价格在380~410元,每亩的产值大概在8万~12万元,总产值达7亿元左右,加上其他的药材总产值超过了8亿元。
中药材的种植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在高川乡天池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黄连,依靠这地里长出的“苦根子”,过上了幸福“甜日子”。目前,安州区中药材种植形成了以黄连、川芎和三木药材等传统中药材为主的重要产区。接下来,安州区将继续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强化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市场培育,全力打造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推动安州区的中药材走出去,让中药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致富“好路子”。
在安州,中医药的“药香”与旅游的“烟火气”交融,生态的“绿意”与经济的“活力”共生。这条“文旅+健康”的融合之路,不仅让游客找到了身心栖息的港湾,更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守护传统与拥抱创新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图片由安州区文广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