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对宝宝呼吸系统损伤大,恢复期仍可能存在气道黏膜损伤、分泌物增多、气道高反应等问题。雾化治疗作为局部给药方式,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在改善通气、促进炎症吸收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从雾化治疗的原理、适用情况、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家长提供指导,助力宝宝气道功能恢复。
正确认识雾化治疗的重要性
重症肺炎会引发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黏稠,部分宝宝出现气道痉挛及喘息、气促,恢复期分泌物排出不畅易致病情反复或慢性炎症。雾化治疗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雾滴,直达呼吸道和肺部,具有起效快、局部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的优势。临床实践表明,合理使用可缩短咳嗽喘息缓解时间,加快肺部啰音消失,降低二次感染风险,家长应正确认识并配合治疗。
雾化治疗适用情况与常用药物
适用情况
宝宝在重症肺炎恢复期出现以下情况时,医生通常建议进行雾化治疗:咳嗽频繁且有痰不易咳出;有喘息、气促等气道痉挛表现;气道黏膜水肿导致呼吸音粗糙;伴有气道高反应,如接触冷空气、刺激性气味后症状加重等。
常用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改善喘息、气促症状,适用于有气道痉挛的宝宝。
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能抗炎、减轻气道黏膜水肿,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常用于气道炎症较重的情况。
祛痰药:如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易于咳出,适合痰液黏稠、排痰困难的宝宝。
需注意,雾化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根据宝宝年龄、体重、病情等综合判断,家长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雾化治疗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雾化器选择与准备:常用压缩式和超声雾化器,压缩式雾化颗粒更适宜、药物利用率高,更适合儿童。使用前检查设备完好性及配件齐全度,按说明书组装,依处方备药并放入药杯。
宝宝体位与配合:雾化时取半坐或坐位,婴幼儿可怀抱保持上半身直立,利于药物到达肺部。雾化前通过玩具、讲故事等安抚宝宝,争取配合;若哭闹剧烈,暂停待情绪稳定后再继续,避免影响雾化颗粒吸入。
雾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雾化时,将雾化面罩紧贴宝宝口鼻,注意不要压迫面部。雾化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具体根据药物剂量而定。过程中密切观察宝宝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异常,立即停止雾化并告知医生。同时,避免雾化液进入宝宝眼睛,若不慎进入,及时用清水冲洗。
雾化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清洁护理:雾化后用温水擦拭宝宝口鼻及面部,清洁面罩接触部位皮肤;雾化器拆卸后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拍背排痰:结束半小时后,空心掌由下至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3~5分钟,力度适中促痰排出。
观察记录:观察咳嗽、喘息及排痰情况,记录治疗时间、药物及宝宝反应,供复诊参考。
雾化治疗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
认为雾化副作用大而拒绝:实则为局部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全身吸收少,不良反应少,家长不用过度担心。
擅自增加雾化次数或剂量:频率和剂量依宝宝病情而定,擅自增加可能导致心率加快、烦躁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恢复。
雾化后立即进食: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建议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再进食。
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用药:家长按医生规定的时间、剂量给宝宝进行雾化治疗,不要自行调整或停药,以免影响效果。
定期复查:雾化治疗期间,按医生要求定期带宝宝到医院复查,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环境适宜:雾化治疗时,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温度22~24℃,湿度50 ~60 ,避免宝宝受凉。
总之,雾化治疗是重症肺炎恢复期气道管理的重要手段,家长应充分了解其作用和相关知识,正确操作并做好护理。治疗中若有疑问或宝宝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让宝宝在科学治疗和护理下,顺利恢复气道健康。(藤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