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国首创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旅游列车“熊猫专列·什邡号”持续开行
让风景住进眼里,健康刻进生命里
□罗桃 本报记者 王丹

       夕阳为川西平原镀上一层金箔时,“熊猫专列·什邡号”正披着三星堆青铜纹样的霞光。7月12日,这趟开往新疆的列车缓缓驶出了安靖站。车窗外,沱江宛如一条银带蜿蜒于青山之间;车厢内,空气净化系统送来带着松针气息的清风——这场“健康+文旅”的旅程,从呼吸的第一口新鲜空气开始,便预示着它的不平凡。

       2024年3月,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什邡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熊猫专列·什邡号”正式开始运营。这趟列车将休闲度假、美食观光和研学旅行等多重体验完美融合。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什邡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及特色美食,车身采用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颜色,并配以古蜀之源图形、“熊猫专列”徽章以及什邡号专属图标,通过温馨且充满什邡元素的装饰,营造出仿佛置身什邡的独特氛围,成为一道流动的地方风景线。

     “熊猫专列”总领队滕松告诉记者,“熊猫专列·什邡号”截至目前已开行了20余趟,其中大部分旅客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和带孩子外出旅游的人群,他们也是健康关注的重点对象。因此,在2024年11月,“熊猫专列·什邡号”再次升级,将健康元素融入每一个细节,为旅客们提供了必要保障,建成全国首列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旅游列车。

       在车厢内打八段锦

       走廊里,95面印有“三减三健、七步洗手法、控烟”等“健康素养66条”内容的健康科普展板,在暖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小桌板上,粘贴着扫一扫即可查看的“中疾控”健康科普公众号“码上健康”,餐车入口处的膳食宝塔模型与窗外掠过的片片稻田相呼应;1000余本《健康生活,乐在其中》健康知识科普手册,分别放置在客房最显眼的位置。

       清晨,阳光洒进车厢,广播里响起舒缓的音乐,又到了打八段锦的时间了。“左右开弓似射雕……”伴随着广播里的口令,63岁的王大爷和老伴在车厢里舒展着筋骨。这对老夫妻退休后一直渴望探索西域的美景,但考虑到新疆地大物博、城市之间相隔甚远,又担心老伴心脏不好、体力不支,他们始终未能如愿前往。现在,“熊猫专列·什邡号”打消了王大爷和老伴的顾虑。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与舒适,列车配备了专业的医疗组、医疗急救设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药品,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不仅如此,什邡市卫健局每年还会对列车乘务人员不定期召开健康培训,涵盖从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到心肺复苏术在内的多项技能。这些措施确保了旅客能够在旅途中得到全面且贴心的照顾,让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一次既愉悦又安心的旅程。

       行走的健康课堂

       暮色染红岷江峡谷时,多功能车厢里飘起艾草的清香。沈怡医生的《黄帝内经》讲座刚结束,20双手便跟着余老师的口令抬起:“双手托天理三焦”。身着藏蓝外套的大叔动作略显僵硬,邻座的阿姨笑着纠正他:“腰要像窗外的竹林一样舒展。”

       这是列车健康小课堂上的一幕。据了解,“熊猫专列·什邡号”会不定期邀请公卫、临床、健康教育等方面专家举办健康讲座,为旅客讲解健康知识。通过组织健康知识问答、互动游戏等活动,提高旅客的参与度和健康意识。

       中药辨识区热闹非凡。当专家展示党参、黄芪时,旅客们围成一圈,有人用手机拍摄药材,有人将药材凑近鼻尖嗅闻。制作中药养生锤时,一位阿姨将枸杞、决明子装入布袋,她说:“这既是养生工具,也是本次旅行的纪念品。”

       耳穴压豆体验区,专家们为旅客贴上耳穴贴时,耐心讲解“耳部反射区”理论。一位失眠的旅客惊喜道:“原来这张小小的贴纸能精准对应我的睡眠点位!”活动结束后,许多旅客主动询问工作人员下次活动时间。

       旅游期间,除了领略美丽风景更少不了美食。在餐厅,布尔津的冷水鱼、伊犁的清炖羊肉、尉犁的烤全羊、喀什的清真餐、吐鲁番的水果宴……满足了食客们对新疆美食的所有想象。为了让旅客不仅吃好更吃得健康,列车上的每一顿饭,都是专业的营养师为旅客搭配健康营养的餐食,选用新鲜食材,低盐低油低糖,在满足旅客味蕾的同时,更呵护旅客的健康。

       当“熊猫专列·什邡号”再次鸣笛,车身“健康主题列车”的纹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它要继续载着满车厢的草木清香与健康理念,驶向更远的山水——因为最好的旅行,从来都是让风景住进眼里,健康刻进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