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资阳市中医医院
推动中医药文化惠及民生

       本报讯 近日,“资邀杏林 博纳汉方”传统中医药体验活动在资阳市博物馆启幕,资阳市中医医院携手市博物馆为市民们献上一场沉浸式的中医文化体验之旅。这一场深度融合远古历史与传统医学的文化体验盛宴,有效推动中医文化走进群众、惠及民生。

       本次活动设置六大区域,包括名医义诊、特色疗法、互动体验、药茶品鉴等,琳琅满目的中医药产品和极具特色的操作吸引了众多市民。在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区,护理人员一边娴熟操作,一边向体验者和围观者细致讲解原理,现场气氛融洽而热烈。“耳穴是全身的缩影,贴压这里可以调理睡眠……刮痧力度要均匀,出痧是排浊的表现。”

       中医药制作体验区内,市民们兴致勃勃地拿起枸杞、菊花、决明子等药材,学习辨识其形态与气味。称药台前,孩子们学着使用精巧的戥秤。中药房药师在一旁耐心指导:“左手扶秤杆,右手轻轻拨动秤砣……看,三钱就是这个刻度!”这有趣的精准称量互动,让在场观众直观感受到中药配伍的严谨,也让孩子们在玩乐中领略到中医的精妙。两位国际友人带着孩子来到现场体验并乐在其中,“中国文化,牛!”

       资阳市中医医院与资阳市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濛溪河中医药小铺”互动打卡区,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专家推测,6万年前的濛溪河人可能已使用草药治疗跌打损伤。打卡区用30余种出土动植物遗存对应的中药材拼成了一条创意河流,象征远古濛溪河,这一举措不仅生动诠释了历史推测,更构建起“远古医学智慧——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文化脉络,为遗址展览注入中医药文化内涵,获市民广泛好评。 (张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