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5年08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智慧 解锁养生密码
□王虎 李夏爽 何碧 杨威

       炎炎夏日,中医智慧如何为现代生活注入清凉与安宁?成都市温江区近日通过一系列活动,将传统中医药融入社区健康、康复关怀和企业服务,以“五感体验”为核心,让市民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草木芬芳的疗愈之力。

       草木养心 开启疗愈之旅

       近日,由成都市温江区卫生健康局主办,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温江区公园城市中医药表达活动第一期——“草木养心、情志自和”成功举办。50余名辖区居民齐聚现场,开启了一场由花草引领的奇妙身心疗愈之旅。

       步入活动现场,浓郁的药草芬芳沁人心脾,工作人员准备了茉莉、玫瑰、薄荷、藿香等多种具有情志调节功效的中医药花草。现场还陈列着中草药文化衫、中医药文创小扇、艾草香囊等,让参与者全方位沉浸于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之中。

       活动伊始,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王虎详细介绍了现场中草药植物的形态特征、色泽与香气特点,并重点讲解了这些植物在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调和情志方面的药用价值及日常应用技巧。随后,活动迎来了核心环节——情志调节体验。在心理治疗师张辰及康复治疗师高羽林的引导下,参与者们通过“寻叶拾花,捕捉五感之光”的沉浸式体验,深度调动感官细赏花姿、深嗅芬芳、轻抚叶脉。这一过程旨在引导大家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借助植物天然的疗愈力量,有效调节情志,达到“和”的状态。

       本次“草木养心、情志自和”活动,创新性地通过打开视觉、嗅觉、触觉等“五感”,让居民亲身体验了中医药在调理身心健康方面的独特优势。 

       运动强体 促进功能恢复

       近日,为促进精神康复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联合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卫生院,组织康复患者举办了一场八段锦&绘画比赛。活动以“运动强身、艺术养心”为主题,旨在通过科学锻炼和艺术创作,帮助患者增强体质、调节情绪,丰富生活,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动作舒缓、刚柔并济,特别适合康复期患者练习。比赛现场,参赛者们以锻炼身体、提升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而非单纯竞技。患者们分组展示,动作整齐划一,呼吸与招式配合得当,展现了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医护人员也参与其中,与患者一同练习,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长期练习八段锦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调节情绪,尤其对体重管理和慢性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艺术是心灵的窗口。在绘画比赛中,患者们用画笔表达内心世界,作品风格多样,有的充满希望,有的天马行空,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活动现场氛围融洽,大家互相鼓励、交流心得,收获了健康、友谊和新的兴趣爱好。医院康复科负责人高羽林表示:“康复不仅是身体的恢复,更是心理和社会功能的重建。未来我们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香包助眠 感受一份松弛

       近日,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带着一批草木清香的中医药香包走进企业并成为“助眠新宠”。

       这些能帮人“安睡”的香包,并不是简单的香料组合。伏天失眠多与“湿、热、燥”有关——高温让人心烦,湿气重又让人身体沉重,翻来覆去总睡不踏实。因此香包里特意选了能祛湿的艾草、能带来清凉感的薄荷、能安神解郁的合欢皮、自带舒缓情绪作用的薰衣草等材料。香包挂在床头或放在枕边,气味慢慢散发,就能帮身体“降降火”“松松劲”。

       从药香里找安稳,其实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伏天的热和燥,未必需要“硬扛”——一个小小的香包,把草木的温柔藏进去,让忙碌的人在呼吸间感受到一份松弛,或许就是应对伏夜失眠的“轻解法”。

       在中医养生知识科普环节,结合企业职工常见健康问题,重点对失眠的调养方式进行了详细讲解。还进行了现场实操指导,按摩百会、神门、三阴交,调节睡眠质量。职工们纷纷参与体验,体验后普遍表示身体舒适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