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救援在黑水县卡龙镇和知木林镇之间展开。一位70岁男性游客因高原反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命悬一线,在当地医疗条件受限的危急时刻,一场由基层卫生院、对口支援医疗团队、政府多部门协同展开的救援行动迅速启动。
7月18日21时,电话铃声打破了知木林镇中心卫生院的寂静。卡龙镇卡龙沟景区传来求助:一名游客因高原反应晕厥两次,血氧饱和度降至60 ,且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经过吸氧治疗血氧饱和度上升不明显,仅能维持在60 ~70 ,急需转院救治。然而,由于卡龙镇卫生院未配备120急救车,只能求助知木林镇中心卫生院。
院长王文菲立即作出部署,与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生张伟带领团队,携带急救设备火速登车出发。此时的川西正值多雨季节,从知木林中心卫生院到卡龙镇卡龙景区距离30多公里的山道暗藏多重危机:沿途山体滑坡频发,雨水不断模糊挡风玻璃,夜间行车视野不足10米。经过50分钟的生死时速,急救车于21时50分终于安全抵达卡龙沟景区,比常规车程缩短了近20分钟。
在景区临时救助点,张伟立即对患者展开评估:患者意识尚清,精神差,口唇紫绀,结合病史和查体结果,判断为高原反应诱发基础疾病急性加重。“提高吸氧流量,建立静脉通道。”张伟一边下达医嘱,一边指导团队为患者进行救治。经过15分钟的紧急处置,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至75 ,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并于120急救车上再次晕厥一次。张伟凭借临床经验作出关键决定:立即联系黑水县人民医院120急救车中途接应。
从卡龙镇卡龙沟景区到知木林镇再到黑水县人民医院,全程80多公里山路。由于知木林镇到黑水县人民医院的道路坍塌需绕行,且绕行道路存在塌方风险,夜间交通管制无法通行,王文菲在车内握紧手机,一边指挥驾驶员谨慎避过塌方落石,一边联系黑水县人民医院,并紧急联系卡龙镇和知木林镇两地政府、公安部门请求支援。两地政府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公安及交通运输部门连夜安排工作人员在管制路段值守待命。
当急救车行至交通管制区时,闪烁的警灯已等候多时。急救车迅速驶入临时开辟的绿色通道,于23时17分在渔坝渡绕坝路与黑水县人民医院120急救车会合。经过黑水县人民医院的紧急治疗,患者转危为安。 (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