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2年08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党建引领筑起防控堡垒 精准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张晓菲 尚岚婷 本报记者 侯文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一级响应,组织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吹响了守护全体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战斗号角。

党委领航把方向
支部带头抓落实


 医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医院党委及时组织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全院上下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党政同责一体化推进“一院两区一分部”的疫情防控工作。


 各党支部充分动员,立足实际,奋勇争先,强化责任意识,落实“五个一”措施,强化病区封闭式及境外闭环管理,落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7月15日因成都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求,锦江区于19:00~24:00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在接到医院电话通知后,各党支部纷纷响应,神经外科党支部党员踊跃报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王建及副护士长尹慧莹主动参加全员核酸采集任务,“疫情当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排在第一位,作为中层干部,我们应该先上,而作为党员我们更应该先上”。安排好科室的工作后,她们在1小时内携带装备集结完毕,带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共6名队员按时到达核酸采样点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安排医务人员核酸采样工作及轮班时间,并与6名核酸采样队员在5小时内完成6500人的核酸采样工作,圆满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


 “生命重于泰山,使命呼唤担当”,神经外科党支部只是医院众多党支部的一个,他们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急诊科一级战备
全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急诊科党支部就是与疫情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按照医院党委部署要求,急诊科党支部立即启动一级响应状态,同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科室医护人员正休期间也按照科室要求轮流进行应急值班。 

  
 预检分诊作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也是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有力的一道屏障。疫情防控战打响后,科室在急诊入口处增派人员,认真查验每一位来院就诊患者的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行程卡,询问病史,检测体温,严格把好第一道关卡。疫情当前,由于疫情防控升级,门诊要求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才能就诊,因此患者只能到急诊科就诊。此时急诊科入口的分诊量较以往增加了几倍,在7月的酷暑下,分诊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人人声音沙哑。


 急诊科是患者的生命通道,虽然接诊每一位患者都面临着风险,但急诊人总是不惧艰难、迎难而上,保障着这条生命通道上患者的安全。


 在支部书记、科主任唐勇的统筹安排下,科室在现有的防控基础上划分出了专用诊断室、抢救缓冲区供抢救无48小时核酸结果报告的急重症患者使用;协助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专科提供人力、技术和诊疗区域帮助;重新梳理了高危病种抢救流程,确保通道畅通,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庆云院区作为锦江区重点人群救治定点医院,龙潭院区作为成华区三甲综合医院,从7月15日疫情发生以来,截至7月24日,两院区急诊科接诊9650余人次,发热门诊病人接诊1888人次,抢救危重患者达920余人,其中包括抢救发热患者60余人次;院前急救337人次(含接诊封控小区患者20余人次),远程会诊阳性病例18人次……


医护坚守
全程闭环就医有保障


 “我家孩子发烧39℃!”7月18日,家住成都市锦江区某封控小区的张女士焦急地拨通了急救电话,家里4岁的女儿欢欢(化名)发烧并伴有腹痛症状。随后,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母女俩来到锦江区封管控区定点救治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该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在张女士母女俩来院前,已经提前通过工作联络群了解到了欢欢的基本病情并提前做好救治准备。


 登记填写相关信息、测量体温、询问病史并查体,“患儿来的时候高烧40.4℃,意识有点模糊了,出现了脱水的体征。”感染性疾病科的值班医生张文龙说。经过张文龙详尽地询问病史、仔细地查体,结合适当的辅助检查后,欢欢被初步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张文龙立即联系儿科医生通过视频会诊给出治疗意见,并由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护士对欢欢进行了有效救治。


 因为疾病的原因及对医院的恐惧,再加上大热的天穿上隔离服,年幼的欢欢在隔离病房哭闹不止。“她来的时候是很不配合治疗的,怎么哄劝都没有效果。”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宋夕娟说,面对这样的情景,她蹲在欢欢身边说道,“小朋友不要怕,我们来帮你把肚子里的虫虫抓走,就不痛了。妹妹最勇敢了,我们一起加油,好不好?”张女士也在旁边鼓励女儿。欢欢渐渐配合了治疗。


 当天下午,欢欢就退烧了,腹痛的症状也有所缓解,精神状态好多了,张女士松了一口气。经过4天的积极治疗,欢欢的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选择负重前行


 按疫情防控要求,医院隔离病房采用封闭式管理,工作人员实行闭环管理,除了病房就是酒店,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由精兵强将组成医护团队,完成封控区患者隔离工作,并进行一系列的医疗救治工作。”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杜月君说:“我们的医护团队基本上都是20至30岁的年轻人,家里也有老人和小孩。”


 宋夕娟说:“这两天家里也很恼火,娃儿爸爸是次密接者在居家隔离,娃娃的奶奶身体不好在住院,9岁的小朋友没人带。我紧急召集父母来接娃娃,父母又住在小鱼洞,来和回都要查核酸……”此时的她也只能抽空打个电话简单问候一下,又投入到工作中。


 宋夕娟只是这个团队的一员,感染科医护团队每天在隔离病房里要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套上手套、戴着防护口罩、拴上靴套,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的。


 “在这,自己不仅体会到生病被隔离的不容易,也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各种辛苦,疲惫与不易。此时,真想说一句,你们辛苦了!你们的付出与奉献给病人、家属和社会带来福祉!”张女士发自内心地感谢医护人员。这也是市二医人用心、用情奉献的结果,他们不忘初心为病人着想,温暖了整个隔离病房。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