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7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中医药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热潮
深化融合发展 赋能文旅品牌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连日来,全省中医药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热潮,深化“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赋能“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

       成都市:培育“天府药市”

       将推动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省级天府中药实验室,以彭州天府中药城为抓手,推动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和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拓展康养旅游、药膳餐饮、生活用品、文化创意等融合发展新路径,培育“天府药市”“养生集市”“中医夜市”等新场景,探索打造“中医一条街”健康消费新模式。持续开展中医药“进校园、进园区、进社区”等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积极推广健身八段锦,促进“体卫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成都中医药服务出川、出海,打造海外名医工作室。

       自贡市:打造主题街区

       因地制宜,构建区域健康宣教、文化科普等中医药文化全覆盖体系,重点打造中医药文化“1+2”主题街区、富顺县青山岭和荣县高石梯森林公园中医药康养等一批文旅融合场景。加快探索中医药与盐、龙、灯等本土文化的创新融合,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立体传播品牌,建设独具特色的自贡中医药文化品牌。

       德阳市:推进“中医药文化+”

       将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健康保障。依托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生产基地、川产道地药材重要生产地等优势,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推进“中医药文化+”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绵阳市:深化药乡经济发展

       以北川药王谷等4个旅游健康示范基地为抓手,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示范精品路线,深化7个县(市)区赏、游、娱、康于一体的药乡经济发展。以萧龙友、蒲辅周等名医典故、医案、事迹为载体,打造高水平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全力打造“一茶一酒一枕一膳”的中医保健产品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广度、维度。

       广元市:开发旅游线路

       结合广元女儿节、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节,大力举办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文化夜市等活动。联合文旅部门积极开发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推动景区及周边加强中医药服务点建设。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文旅消费场景,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发展。

       内江市:布局新赛道

       布局大健康产品新赛道,加强药食同源品种研发,持续擦亮“内江天冬”金字招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中医药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传统医药合作平台,加强道地药材推广展示。

       乐山市:参与海外推介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平台建设,支持中医药宣传视频、动漫、微短剧等产品创制,做强乐山中医药文化IP。加强市域内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参与海外推介及交流合作,推动高质量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构建“大峨眉中医药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走廊”,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川琼中医药合作框架,延伸中医药文旅康养产业“上下链”“纵横链”。

       南充市:推出新场景

       围绕“三国”文化、丝绸文化、嘉陵江流域特色,与多地联合创新推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路线、新场景。加快培养和引进既懂卫生健康管理、又熟悉文旅产业运营,同时具备中医药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深入挖掘、系统梳理本地中医药文化资源精髓,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讲好中医故事。

       广安市:建设实训基地

       开展“中医经典进校园”等活动,在市县图书馆设立中医药典籍专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开发岳池黄精、华蓥山天麻等“伴手礼”,推行红色旅游+中医药、农家文化+中医药、特色中医药研学3个精品旅游路线。支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中药炮制特色课程,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为中医药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达州市:擦亮文旅品牌

       达州中医药工作将以省委全会精神为指引,结合本地实际,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大中医药文旅基地建设,强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态传承,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游、研学游、科普游活动,擦亮达州中医药文旅品牌。

       巴中市:打响服务品牌

       依托“秦巴山区天然药库”的独特资源,打造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4个、中医药文化聚集区4个,盘活用好“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七彩世界”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天马山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打造特色“新年轮”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打响“巴山本草康养”服务品牌。 (本版图据四川中医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