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20(2022年07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梓潼县人民医院——
精技术 优服务 担重任
本报综合

梓潼县人民医院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940年建院至今已有80余年发展历史,是绵阳地区建院历史悠久,发展最为持续的地区性医院之一,承担着绵阳东北区域及周边邻县60余万人民群众的医疗急救任务,是四川省人民医院辅导医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实习医院、梓潼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点救治医院,首批“千县工程”示范单位。

技术为先,干好“救死扶伤事”


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是梓潼县人民医院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医院加强自身建设,新建内儿科综合大楼和可转化病区大楼,新成立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等联合科室,形成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层流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监护室等17个一级临床科室、60余个专业的医疗体系,其中创建市级重点专科6个。累计申报新技术、新项目达100项,其中神经外科动脉瘤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术、普外科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等已达到县内领先水平,今年医院的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68.8%。


“现在梓潼县人民医院的科室比较完善,能够诊治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急性病,以前很多时候都要向上级医院转运病人,现在就少了很多了,我们自己就可以诊治。”医院神经内科医师王茂荣说。


同时,医院还注重加强医务工作者专业技术培养,统筹全院情况,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培训、学习计划,年均安排院内培训20次以上,十九大以来累计安排青年医生赴华西医院、省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进修118人次,有效提升医务人员专业技能。目前医院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7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53人,占比达到32%。


“我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各进修1次,在放射诊疗上掌握了大量的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医疗理念。”医院放射科副主任葛凯表示。


服务为要,践行“医者父母心”


梓潼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为群众服好务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做好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注重提升患者体验感和满意度。加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培养,常态化开展“服务大讲堂”,让医务人员分享服务工作心得体会。设置党员服务示范岗、志愿者服务流动导医台等,增强医务人员主动服务积极性。同时,还精心设置读书角、自主血压检测点等服务设施,有效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在服务大讲堂上,我听了同事们在服务患者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深感服务患者无小事,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医务新兵,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向身边同事学习,坚决为患者服好务。”护师刘佳欣说。


责任为本,守好“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支部战斗堡垒,促进医院加快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与临床医学教育水平。县医院各个科室,只要符合要求都建起了党支部,制定出台了支部建设、党员教育、主体责任等系列文件,组织党员走进中国两弹城、许州红军墓、“5·12”地震遗址博物馆、朱德故居纪念馆等进行现场教育学习,打造医院“院史陈列室”,不断提升医院党建质量。医院党员人数也从建院之初的1人无党支部,增加至现在的130名党员,1个党委、5个党支部,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从我入院以来,看到了很多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是他们感染了我,让我立志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年“七一”刚刚宣誓入党的放射科秦齐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梓潼县人民医院始终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始终朝着更好服务基层群众的目标不断前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6月8日来四川考察时作出的“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融入1(总医院)+3(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计中心)+N(乡镇卫生院)的紧密型医共体——县总医院构建体系,与许州镇仙锋卫生院、宏仁镇卫生院等周边卫生院结成医共体,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免费义诊等活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制、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近两年来,收到周边卫生院转诊疑难病人500余例,其中开展中心静脉溶栓20例,冠脉造影119例,冠脉支架植入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