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多举措筑牢全生命周期健康防线。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康和小学通过“校-家-医”机制开展体重管理,全校超重肥胖率从17.3 降至13.6 ,试点学生28天平均减重3公斤;武侯区人民医院为29周极早产儿实施精准救治,28天后患儿体重从1100克增至1800克;成都市妇幼健康区域指导中心(北部片区)在彭州揭牌,推动6个区(县)构建妇幼健康协同模式;温江区寿安镇卫生院开展“银龄健康”活动,通过认知干预游戏等为40余名老人提供健康指导,全方位展现成都健康守护实践成效。
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体重管理活动
100天 “小胖墩”完美蜕变
为深入落实体重管理年相关倡议,将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响应国家青少年健康促进政策,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2025年,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康和小学携手开展“100天蜕变”体重管理活动。通过广泛动员健康管理主体,探索建立“校-家-医”三方协作机制,以科学管理与家校共育为抓手,助力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多方联动 构建协作机制
本次活动创新建立“校-家-医”三方协作机制,由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作为载体,携手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全科医生健康管理专业知识储备为支撑,运用中心与学校共建的“智慧保健室”远程检测设备,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卫生健康管理专业技术支持。康和小学则在校内构建学生“大健康”课程体系,融合学生心理、视力、体质健康监测,健康体检,食育文化,劳动,体锻等内容,明确各方职责,建立三方定期沟通反馈机制,形成“监测-指导-改进”闭环管理模式,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
“智慧保健室”远程来帮忙
2024年,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服务走进学校,与辖区康和小学紧密联动,共建“智慧保健室”。实现健康数据远程监测、健康问题一键咨询、健康教育触手可及等健康管理目标。在今年的体重管理活动中,更是发挥数据收集优势,对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等健康数据采集,并汇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管理中心后台,学生家长通过“健康高新”公众号可以随时查看;精准、及时筛选出活动目标——“小胖墩”;在活动总结阶段同样可提供数据对比分析等技术支持。截至目前,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包含康和小学在内的6所学校共建“智慧保健室”。
先行试点 探索有效模式
5月13日,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同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动康和小学共同发起的“28天蜕变”健康先行营活动总结会在康和小学举行。会上,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对先行营的第一批5名“小胖墩”的减重成果进行了总结,28天中,5名学生平均减重3.0kg,减脂2.5kg,内脏脂肪面积减少16cm2,身体指标全面优化,成效显著。这意味着,“28天蜕变”健康先行营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仅仅28天的时间,“校-家-医”三方以“科学膳食+家校医协同”为核心理念,通过在校自主报名和科学筛选的方式,选出第一批5名“小胖墩”,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的营养膳食指导,成功帮助他们改善了健康指标,重塑了健康的饮食方式,为“儿童肥胖防控”提供了生动实践。
持续推进 实现全校覆盖
根据“先行营”的经验成果,“校-家-医”三方在康和小学组织开展“2025年全民营养周”和“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康和小学的健康副校长全程参与。活动采用学校食堂食谱调整、健康膳食科普讲座、营养餐视频比赛、手绘画作品比赛等多种方式,有效向全校师生、家长传递科学的营养意识,倡导全民可行的健康生活方式。2025年6月底,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了复测,经与3月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全校学生超重肥胖人数下降19人,超重肥胖率由原来的17.3 下降至13.6 ,全校减重成效明显。
探索实践 构建长效机制
据悉,下一步,在成都高新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以“体重管理”为切入点,更加广泛动员社会主体,推动多方协同;同时深度融入“家-校-社”联动机制、健康副校长管理机制、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等多个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及时总结阶段性经验,探索建立全民健康、体重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在视力、心理、口腔等多领域复制健康管理经验,探索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管理新路径。 (罗丹 冷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