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塑生命之美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以技术与温情护佑健康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在女性的高发肿瘤中,乳腺癌排第一,甲状腺癌排第三,这两个经常关联发病的内分泌器官,牵动着无数患者的健康与生活。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团队以精湛医术为剑,以人文关怀为盾,在治病救人的基础上,帮助患者重新找回自信,改写了一个个不良结局,帮助他们重塑生命之美。

       妙手塑型  重绽乳房之美

       乳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征,承载着女性的体态之美。而在传统乳腺癌的根治术后,乳房的缺失往往让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吴剑深知患者的需求,带领团队在乳腺癌手术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科室开展的乳腺癌保乳手术,为众多早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对于那些不具备保乳条件的患者,吴剑团队则采用假体或自体组织进行乳房重建。“腔镜下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术”更是其特色技术,作为国家癌症中心认定的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中心,在成都市获批的三家医院中,该院是唯一的市级医院,这无疑是对其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

       45岁的王女士,被确诊为乳腺癌后,一度陷入绝望。她无法接受乳房切除后身体的残缺,更担心因此失去生活的信心。乳腺甲状腺外科团队根据她的病情,为她制定了乳房重建手术方案。手术中,医生从腋窝处开口,将假体植入,仅用2个小时便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王女士的乳房外形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刀口也做得这么隐蔽,超出我的预期。”手术后的王女士重新找回了自信。

       复杂的自体组织重建乳腺的整形技术,则是乳腺甲状腺外科的一张亮丽名片。“这项技术最考验医生的技术水平,因为它涉及显微外科的血管吻合技术。想要靠自体组织瓣重建乳腺,医生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细的血管吻合。”据吴剑介绍,通常医生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

       精准施治  捍卫甲状腺健康

       84岁的蒲奶奶是吴剑接诊的众多患者之一。双侧甲状腺结节已困扰蒲奶奶近十年,因初查时无明显不适,她选择了定期体检观察。直至去年,蒲奶奶因右侧甲状腺结节明显增大,并伴有吞咽梗阻不适感前来就医。经过全面检查,吴剑发现蒲奶奶右侧甲状腺结节存在压迫食管、气管问题,左侧叶结节穿刺病理活检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具备明确手术指征。吴剑团队迅速为蒲奶奶定制了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随后顺利为其实施了甲状腺左侧叶癌肿根治术及右侧叶巨大实性结节切除术。术后次日,蒲奶奶便能下床活动,经过两天的精心护理与科学的康复指导,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甲状腺虽非传统意义上的五脏六腑,却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甲状腺癌作为女性高发肿瘤之一,其治疗的精准性与有效性,直接关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长远健康。”吴剑介绍道。当前,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且呈现年轻化态势,但多数为良性,可通过早期手术干预。因此,团队不仅能通过甲状腺穿刺活检及手术准确诊断病情,降低并发症和转移风险,还通过不断精进技术,熟练通过腔镜经腋窝、胸乳入路完成甲状腺癌根治术,以微创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实现患者颈部无痕的要求,兼顾美观度与术后舒适度,并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疗愈身心  种种努力只为这一个目标

       每一个病例都是一次挑战。自吴剑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创立首个成都市级医院的乳腺外科,为相关疾病患者开辟了专属诊疗通道以来,如今,他所在的科室仍会遇到各类复杂病症——男性乳房异常发育、巨大乳房肿瘤、非哺乳期乳腺炎等。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对每一位学子都意义非凡。然而,曾经的小勇(化名)却因胸部发育问题,险些与高考失之交臂。就读于成都市某重点高中的小勇,体态偏胖,伴随明显的胸部异常发育。住校期间,他总感觉被舍友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还时常遭受关于乳房发育问题的调侃。这些话语如利刃般,给他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眼看着高考在即,小勇甚至以不参加高考相“要挟”,请求父母尽快带他手术。

       吴剑了解到小勇的情况后,立即为他安排了手术。手术采用先进的微创技术,切除了发育的乳房皮下腺体。术后,小勇的胸部恢复了正常男性胸部外形。自此,重返校园的他终于能全身心投入复习。

     “对于男性而言,胸部发育异常往往是难以启齿的困扰,不仅影响身体外观,更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交障碍。”像小勇这样的案例在乳腺甲状腺外科还有很多,吴剑团队治疗的不仅是患者的外在病症,更是其心灵。

       来自甘孜的卓玛(化名),被乳房肿瘤困扰长达40年。随着肿瘤不断增大,她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病痛折磨多年的她,终于决定到成都找专家看看。巨大的肿瘤让手术难度增大,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吴剑团队为卓玛实施了巨大肿瘤切除术,术后称重,瘤体重达1.7公斤。

       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上,科室同样追求卓越。32岁的张女士意外患上了非哺乳期乳腺炎,乳房出现了肿块和溃疡,疼痛难忍,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经过手术和漫长的换药过程,张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根治,乳房外形也基本保持不变。“差点儿就以为我的乳房保不住了,没想到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让我的乳房没有留疤,真的太神奇了。”张女士感激地说。

       临床上,这类患者常常会出现乳房变形、溃疡、分期肿块等症状,治疗需要换药、手术和引流,周期长,难度大。但乳腺甲状腺外科的医生们以患者为中心,力求通过技术手段,在根治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乳房外形,并追求近乎无疤的理想效果。

       不断创新  引领学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甲状腺和乳腺癌症经常同时发生,科室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建立起甲乳一体化门诊,将彩超、换药、乳管镜检查及治疗集中在同一个诊区完成,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同时,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科室正全力推行规范化诊疗路径,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吴剑坚信,科研工作是为学科发展注入持续活力的核心引擎。据吴剑介绍,科室正通过医工结合,研究生物阻抗检测技术,用于术中检测肿瘤。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精准地判断肿瘤的边界,提高手术的彻底性,减少肿瘤残留的风险。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科室正努力与高校合作,研究新的填充材料,旨在实现局部组织填充,让修复的融合度更好,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科研团队的成员们常常为了一个实验数据的精准、一个研究思路的突破,利用休息时间潜心钻研。他们深知,每一次科研上的突破,都可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在他们的努力下,乳腺甲状腺外科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不仅提升了科室的学术水平,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