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7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精心救治
102岁骨折患者手术成功

       本报讯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成功为一位102岁老人实施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手术。经过医护团队精心治疗与护理,老人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即起床坐立进行功能锻炼。

       王奶奶今年102岁,近日在家中不慎摔倒,随即出现右侧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不起等症状。急诊检查诊断王奶奶为右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入院后,医生询问病史及完善检查获知,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疾病,并曾接受结肠癌手术治疗。

       基于王奶奶的年龄和基础疾病,医院认定其治疗会有极高的麻醉和手术风险,立即启动“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心血管内科、呼吸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参与会诊,麻醉科做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各科医生就老人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术后康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分析,最终确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一般指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下骨折等严重骨折创伤,伴随患者高龄、活动力差、并发症多等情况,常被称为“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骨折”。对于此类疾病,如条件允许,优先考虑手术。而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转子间、转子下骨折,可首选内固定术治疗。

       王奶奶正属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医院骨科医疗团队决定为老人实施“手术复位INTERTAN内固定术”,最大程度降低患者风险,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手术当日,在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骨科团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老人转入病房观察与治疗。骨科护理团队还为她制定了全方位的护理计划,从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睡眠管理、心理护理、康复锻炼到并发症预防,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术后第二天,王奶奶就起床坐立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了。

       医院骨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成功救治102岁骨折患者,是科室在高龄患者手术治疗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也是多学科协作的成功范例。未来,将继续深耕老年骨关节健康领域,助力更多长者乐享晚年生活。 (荣冬明 刘俊 吴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