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基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八准则,为大家提供了科学、实用的饮食指导。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掌握这些准则,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出健康好生活。
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核心是保证饮食的丰富性,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且以谷类为主,注重粗细搭配。
具体做法:每餐搭配主食(如全谷物、杂豆、薯类)、蔬菜和优质蛋白(鱼、肉、蛋、豆类);避免长期只吃精米白面,做饭时可适当加入燕麦、糙米、红薯等粗粮。
准则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关键在于保持能量平衡,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等。
日常建议:避免久坐,每天争取步行6000步以上;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或过度消瘦。
准则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物、大豆
这几类食物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建议为——
蔬菜:每天吃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
水果:每天200~350克(大约1-2个苹果的量);
奶类:每天300~500毫升(牛奶或酸奶均可);
全谷物和豆类:每天50~150克。
实践方法:早餐喝杯牛奶或豆浆,午餐、晚餐保证蔬菜足量,用水果代替零食,且尽量少喝果汁(含糖量高)。
准则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肉类选择有讲究,优先选择鱼和禽肉,减少肥肉和加工肉(如香肠、腊肉);每天吃1个鸡蛋(不要丢弃蛋黄),每周吃2次鱼,其中1次可选深海鱼(如三文鱼、带鱼)。烹饪方式上,少吃油炸、烧烤的肉类,多用蒸、煮、炖的方式。
准则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控制油盐糖和酒精摄入对健康至关重要。
盐:每天摄入<5克(约一啤酒瓶盖);
油:每天25~30克(约2~3汤匙);
糖:每天<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约6块方糖);
酒: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25克(约相当于啤酒750ml),女性≤15克。
生活中可用醋、香料代替部分盐调味,少吃咸菜、薯片、蛋糕等高盐高糖食品。
准则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要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约7~8杯),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建议:早起喝1杯水,饭前半小时再喝1杯水;同时少喝含糖饮料,控制咖啡、浓茶的摄入量。
准则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学会挑选新鲜、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还要看懂食品标签(包括配料表、营养成分表)。
购买食品时,尽量选择低钠、低糖、低反式脂肪的产品;平时多自己做饭,减少外卖和快餐的摄入。
准则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能减少疾病传播;同时要按需备餐,减少食物浪费。比如外出就餐时点小份菜,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家庭用餐时提倡分餐或使用公筷。
健康饮食贵在坚持,平衡膳食并非苛刻的限制,而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从今天开始,不妨每天改进一点点,让健康饮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