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院内居住的老年人普遍高龄、多病共存、抵抗力逐年下降。针对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外,非药物治疗已经越来越引起大众的重视。针对护理院内的特殊老年群体,结合平时开展的工作,我们来谈一谈呼吸操对老年人肺康复的益处。
什么是呼吸操
呼吸操是一套通过调节呼吸方式、锻炼呼吸肌来改善肺功能的康复训练方法。它结合了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技术,帮助老年人增强肺部通气能力,缓解呼吸困难,促进痰液排出,并提高运动耐力。以下是呼吸操的常见类型:
腹式呼吸(膈肌呼吸)
适用人群: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后康复者。
具体方法:坐或躺,一手放腹部,一手放胸部。用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鼓起(胸部尽量不动)。缩唇缓慢呼气(像吹蜡烛),腹部自然回缩。节奏:吸气2~3秒,呼气4~6秒(吸呼比1:2)。
缩唇呼吸
适用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患者。
具体方法:用鼻子吸气2秒,然后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4~6秒。作用:延长呼气时间,防止小气道塌陷,减少“喘不过气”的感觉。
有效咳嗽训练
适用人群:痰多、咳痰无力者(如长期卧床老年人)。
具体方法:先做几次腹式呼吸,然后深吸气→屏气2秒→用腹部力量短促咳嗽2~3次(避免剧烈咳嗽)。
肢体配合呼吸训练
适用人群:体力尚可、能活动的老年人。
具体方法:吸气时双臂上举或外展,呼气时双臂缓慢放下。步行呼吸法:走路时配合呼吸(如“吸2步,呼4步”)。
呼吸操的作用
呼吸操通过特定的呼吸方式调节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如膈肌、肋间肌),改善肺通气。深呼吸、慢吐气等呼吸操练习对肺功能扩张有所帮助,能够提升肺活量。同时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头晕、气短、全身乏力等缺氧症状,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的目的。它能促进排痰,减少肺部感染风险(尤其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患者)。还能调节自主神经,帮助放松身心,改善睡眠。
呼吸操适合哪些老年人
患有慢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术后康复(如肺部手术、心脏手术后)、长期卧床(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及普通老年人(增强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习练呼吸操的注意事项
环境要求: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个体化评估:每位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疾病程度都有所不同,需进行个体化评估,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避免过度换气:如出现头晕、气促、手麻,应暂停,立即休息。
循序渐进: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次。
最佳时间:晨起、睡前或饭后1小时(避免饱腹练习)。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肺功能等指标,以评估锻炼效果,随时调整肺康复的训练方案。
禁忌人群:急性肺炎、气胸、严重心衰、咯血、近期肋骨骨折患者不适宜呼吸操锻炼(需医生评估)。
总结
呼吸操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肺康复方法。通过科学锻炼,它能帮助老年人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品质。护理院内的护理人员或老年人的家属也可陪同一起锻炼,增强趣味性和持久性。将呼吸操融入日常生活,长期坚持,效果更佳。〔湖南省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长沙老年康复医院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