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5年05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血液透析患者 千万不要多喝水
□刘翠萍 黄彦飞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喝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每次血透间期,却要对喝水这件事“斤斤计较”。

       血透患者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干体重的3 ~5 之间,很多时候需要对每日的摄入总量有计划地控制。如果不限制水分的摄入,可能会引起水钠潴留,加重循环负荷,使患者出现水肿,诱发高血压或心力衰竭等,影响治疗与生活质量。

       血透患者水分摄入过多的危害

       水肿:多出现在组织疏松低垂部位,如眼睑以及双下肢足踝部,卧床患者可能发生在后背。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显性水肿并不等于体内无多余的水分,水分也可潴留在胸腔、腹腔及心包,这时就需要通过影像检查来判断。

       高血压:长期血液透析人群的高血压问题大多数是由于体内水分过多所致。水分增多,使血管过度充盈,就会引起血压增高。

       肺水肿:体内的水分不但“积”在心脏,也会潴留在肺组织,引起呼吸衰竭,加重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如果身体里水分过多,可能还会导致心力衰竭,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气短、气促、心慌、心悸、体力下降、不能平卧等症状,心力衰竭也是长期血液透析人群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控制水分摄入有妙招

       水分不单纯体现在喝进去的液体,还包括多种形式,如何有意识地控制水分的摄入呢?

       科学计算每日饮水量:结合自身情况,一般无残余肾功能者每日总摄入量是500~800毫升;有部分残余肾功能者总入量为前一日尿量+100~500毫升(其中包含了食物和药物中的水分),建议结合自身的总体排出量,动态调整每日入量。

       清淡饮食:尽量少吃腌制食物及加工品,尤其是味精、盐、酱菜等,以避免口渴。

       避免食物陷阱:米饭、馒头、牛奶、水果等所有入口的食物都含有水,只是多少不同而已。建议查看食物中水分的含量,更清楚地计算当日摄入量。

       使用刻度杯:不要一次性把一天的饮水量都喝完,建议用固定的刻度杯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饮水量。口渴时小口少量饮用常温水(每次控制在20毫升),或漱漱口、含硬糖果、嚼口香糖或挤一点柠檬汁在嘴里,满足口腹欲望。

       早晚称量体重:每天定时称体重,建议早晚各一次。穿着固定的服装,定时测量并记录体重变化,通过数字直观面对问题。当遇到体重增长过多时,应及时调整对入量的规划,若明显感到憋气、烦躁、血压升高等不适,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

       适量运动:试着做轻度运动或家务劳动(强度以自身舒适为宜,不要有疲劳感),促进排汗。同时保持大便通畅,确保入量与出量相对稳定。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非常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一定要加强饮食指导,使患者合理膳食。 (北京老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