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2年07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心脏不停跳 搭起“生命之桥”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
李芯怡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近日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不停跳心脏搭桥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心胸外科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多学科紧急联动
护佑患者生命安全


 68岁的张大爷,因胸闷气短、咳嗽到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医生为其做冠脉造影时发现,其冠状动脉已呈重度狭窄状态,“患者的心脏已经变大,心功能不全,必须做搭桥手术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否则容易引起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随即,张大爷被转至该院心胸外科,准备做搭桥手术。


 一般来说,心脏搭桥手术需要停止心脏跳动,进行体外循环,可考虑到张大爷属于心功能不全,经多学科联合会诊,最终该院心胸外科主任邢万红决定为其实施“不停跳心脏搭桥术”。


 “顾名思义,不停跳心脏搭桥,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心脏正常跳动,而不需要体外循环。由于心脏手术过程中没有缺血和再灌注的病理过程,所以对心脏的打击较轻。由于患者术前心功能已经很差了,不停跳搭桥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邢万红解释道。


 由于患者年龄偏大,基础疾病较多,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不仅对医生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多学科之间严密配合。为了确保该项手术的顺利实施,医院高度重视,启动了MDT(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为患者制定了最全面的治疗方案。“我们的术前麻醉预案整整写了6页。”麻醉科主任齐鹏亮坦言,“打多少麻药?怎么打才能控制患者的心跳频率?如何维持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内环境稳定?如果术中出现突发情况怎么办?……手术的很多细节都需要考虑清楚,每一个麻醉剂量都要计算清楚。”


 据了解,MDT模式在该院已经运行多年,各科室之间配合默契,开展这样一台高难度的手术,心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营养科等多学科都会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术前商讨推演。终于,手术于7月5日中午11点开始,下午3点顺利完成。


 可手术的顺利结束并不代表万事大吉,还要将患者转至ICU监护,“前期各学科之间完美配合,成功完成了手术,我们重症医学科也不能拖后腿。”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吴佳妮说道,“我们做这样的手术不仅要注意术前和术中,患者的术后护理也很重要,必须要24小时严密监测,不能有一丁点马虎。”


 最终,在多学科的通力配合下,张大爷在6日早上便脱离呼吸机,转回普通病房。


发展多学科诊疗模式
引进人才强化科室力量


 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廖雪松看来,想要更好服务患者,发展MDT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他认为,MDT模式的开展不仅是治疗方法的改进,更是治疗理念的改变。它破除了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藩篱,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个性化诊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最科学、最合理、最规范的治疗,从而使患者获益最大化,生存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从去年开始,该院党委书记刘勇就把目光放在了心胸外科的建设上。“在心胸外科运用MDT模式,不仅能打破学科间壁垒,提高疑难重病和复杂疾病的诊疗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


 而想要建设科室,第一步就是引进人才。从去年开始,该院就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先后引进留美博士及学科带头人10人,邢万红也是引进的人才之一。除此之外,刘勇还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先后派出多人外出进修学习,各科室团队医疗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


 今年,刘勇更是提出“一个深化、两个提升、三个推进”(“一个深化”就是深化党建引领;“两个提升”就是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提升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三个推进”就是推进学科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推进运行效率建设)的发展战略,打造小区健康金管家党建项目,即在“一个小区”建立“一个微信群”,入驻一支由医院青年党团员和专家组成的“金管家队伍”,为小区业主提供24小时线上健康咨询服务,同时配套线下的小区义诊、专家直播、健康宣讲服务,与社区居民一起探索健康管理长效机制。


 “只有每个学科都发展好了,整个医院才算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刘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