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T19(2022年07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
赤诚浇灌健康家园结硕果
本报综合

“十三五”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更是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启动新征程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该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职工和患者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日益增加,在综合实力、管理质量、医改成效、公益作用方面取得硕果。


综合实力大跨越


实现等级创建“三级跳”。继2015年创建“二甲”综合医院后,分别于2018年、2020年完成“三乙”“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创建。


完善学科建设。开设了心血管、呼吸、消化/肾脏内科及神经疾病科、普外科、骨外科等,为精神科室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精神科、临床心理科、老年康复科成功创建为市级重点专科,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通过验收。    

         
坚持人才兴院。引进研究生10人、高级职称17人,启动“2050”后备人才培养,外派300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50人次规培。


坚持科教强院。成为宜宾学院教学基地,宜宾卫校、成都医学院实习基地;发表学术论文217篇;科研项目立项11项,已结题3项,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业务收入创新高。2020年业务收入较2015年的8900万元翻了一番多。


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托管了南溪区二院;2018年建设了老年康复中心;2020年启动李庄院区整体搬迁南溪项目建设(预计2022建成并投入使用)。


管理质量大提高


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体系。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流程预案,健全内控体系,院内形成了“人人有责、考核有标、奖惩有据”的科学管理体系。


加强依法执业和监管。聘请法律顾问参与决策咨询,购买医疗责任保险解除后顾之忧;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医疗“三监管”培训,保证依法执业。无重大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无不良医疗行为记录。


强化信息和安全管理。2015年建成二星数字化医院,2018年信息系统整体升级改造;定制开发了HRP系统,实行二级库房管理;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为四级。启动“平安医院”暨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建成智慧安保系统。


医改成效大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2016年撤销党总支建立院党委,党支部由3个增至 8个,党员111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先后出台相应的配套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建设“4个阵地”“8个园地”“38个示范岗”,做到每个院区一个阵地、每个临床科室一个园地、每类岗位有示范岗。


加强医联体建设。牵头建立“宜宾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宜宾市康养服务协会”;与川大华西医院、西南医科大附属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成为医联体合作单位;加入宜宾市卒中专科联盟、胸痛中心联盟;落实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与宜宾市7县3区共31家基层医疗机构签署医疗服务协议,建立双向转诊“绿色服务通道”。


改善就诊环境和服务。持续落实“3A”服务、“5H”护理模式,改善就诊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安装呼叫排号系统、自主报告打印机,开通了健康服务一体机及手机预约挂号、缴费等便民服务项目。


推进人事绩效改革。实行中干竞聘上岗、定期轮岗交流和员工岗位双向选择。实行学科带头人年薪聘任制,推行“总体绩效+主体医疗绩效+基础质量考核”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建立了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公益作用大发挥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成效显著。建立和完善了精神卫生管理服务体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规范管理率由58.27%提升至94.67%,规范服药率由61.05%提升至81.02%,实现了2.3万重精患者防治网络100%全覆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2019年全市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先后与公安、学校、驻地部队、政府机关等多部门签订心理健康服务协议,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等;开通24小时心理健康热线和网络心理咨询等服务。成立宜宾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参与10余所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和督导,预防和减少危机事件发生。


心理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先后参与了长宁地震、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救援。在“6·17”长宁地震中,组建3支心理救援队,现场设置42个心理救援服务站点,对8家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及家属、地震伤员、救援人员等开展心理评估筛查和干预,开展心理健康宣教3500人次、评估6万余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现场和线上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接热线、网络咨询及门诊1000余人次,心理科普推送48篇,录制视频10部,现场和远程培训1.5余万人,对医务人员现场及面对面评估和干预疏导1100余人次,为宜宾支援武汉40名医疗队员提供心理辅导支持。


创新康复服务模式。与川大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合作,依托宜宾学院、培智学校、居家管理打造“4+2”培智康复、“5+1”阳光家园康复、“六位一体”居家康复模式并在省内外推广,将院内康复模式引入社区,试点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完善院内防控体系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修订制度流程和预案40余个,并开展培训和演练。核酸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承担发热门诊管理和疫苗接种医疗保障;抽派5人加入宜宾市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救援队参加抗疫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确保疫情和院感“零疑似、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