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5年05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游船侧翻敲响警钟 水上遇险如何自救

       据新华社报道,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六冲河东风库区附近发生载人游船侧翻事故。5月4日下午4时许,位于乌江上游的六冲河出现大暴雨,有2艘游船在江面航行时发生侧翻事故。据了解,事故造成包括船员在内84人落水。

       水上出行遭遇危险如何自救?一起来看看吧。

       乘船出行需养成好习惯

       上下船按顺序。上下船时,一定要按顺序排队等候,先下后上,不插队、不推不挤、不跑不跳,行走时看清脚下,依次登船。

       船上活动讲文明。上船后,要找好位置或座位,坐好扶稳。活动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上下楼梯扶好扶手。不要在船上嬉戏打闹,随意跑跳。

       救生设备准备好。乘坐需要穿救生衣的船只,应按要求认真穿好救生衣、拿好救生装备;不要求穿救生衣的船只,要看清楚船上救生衣和救生圈等救生设备放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熟悉船上的疏散路线。

       紧急情况听指挥。遇到危急情况,要保持冷静,注意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不要自作主张跳船逃生。

       危险货物不上船。乘船时一定不要携带鞭炮、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船。

       各种垃圾不乱扔。乘船时不要把垃圾扔到水中,也不要随地乱扔,要把垃圾放到指定位置。

       此外,为了保证乘船人员的安全,船上和水域附近通常会设置一些安全标志,配备一些安全设施。认识这些标志和设施,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不仅能够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而且在遇到危险时可以帮助逃生,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非常重要。

       乘船出行做到“四要看”

       一要看有没有船名。船名一般在船体两侧的显眼位置,或者在驾驶舱的顶部或侧面。没有船名的船不能坐。

       二要看船舶的乘客定额。船舶乘客定额牌通常放置在上船梯道顶部或者客舱门口,也有些小型客(渡)船将其置于客舱里面靠近驾驶舱的舱壁上。在登船时,要估计或询问一下乘客人数有没有超过定额数。没有标注定额数或乘客数已超过定额数的船不能坐。

       三要看船舶在水面上的高度。船舶在靠近水面的地方,会用两种不同的油漆颜色明显标示出船舶的载重线,如果这条线在水面以下,或者看不到不同的颜色线,说明这艘船已超载。超载的船不能坐。

       四要看有没有安全设备。安全设备完备的船只,会在明显的地方设置有救生衣、救生圈、灭火器等安全设备。上船后,先要找到救生衣放置的位置。没有安全设备的船不能坐。

       游泳戏水需谨慎

       不要到野外游泳,尤其不要去水库、水潭,最好去正规的游泳场所,少年儿童一定要有家长照看。

       游泳初学者和小朋友要在游泳池的浅水区学习与练习。

       下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如摆臂踢腿,扭腰转体等,然后慢慢地将身体浸入水中,以适应水温,避免下水后身体抽筋。

       游泳前不能饮酒,也不能过于疲劳;游泳时,要用嘴呼吸,防止呛水。

       海边游玩应注意潮汐变化,如果不懂得潮汐规律,千万别轻易下水。尽量别在礁石上逗留玩耍,因为礁石上青苔湿滑,附近暗流多,涨潮时海水容易把退路淹没。多人一起到海边游玩,要准备救生圈。若身边有东西被水流带走,追不上千万别再追,因为海底暗流涌动,比较危险。若天气突变,海边涌浪变大时,赶紧上岸,离开海边。

       落水后如何自救和施救

       不会游泳的人落水时,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等着别人施救。如果周围有可以抓、拉、扶的东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放松身体向后仰,不要挣扎,防止下沉;将双手举过头顶,这样重心会向上移动,帮助身体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换气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有人来救援时,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会游泳的人腿抽筋时,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努力把脚扳直,再努力往外踹,尽量让腿蹬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手指抽筋时,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可仰面漂在水上。

       呛水时,尽量踩水,将头部露出水面,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

       遇到漩涡时,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

       被水草等缠住时,不要拼命挣扎、乱踢乱蹬,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抓住可抓的东西,让身体浮出水面。若没有人,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

       发现他人落水,可在岸上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

     “叫”: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托起其身体,使其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应急管理、威海海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