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泰康医院一楼大厅,一座名为“生命誓言”的雕塑静静矗立。由医护人员共同创作的心电波形曲折起伏,5段跃动的曲线勾勒出生命从初啼到暮年的完整轨迹。这座极具艺术张力的装置,不仅是医院文化的具象表达,更隐喻着这家年轻的三级综合医院的创新基因——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泰康医疗正以“医险协同”为笔,“医养融合”为墨,在西南医疗版图上书写着社会办医的新篇章。
突破 医险协同建立医疗新生态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布局西南的关键落子,四川泰康医院自2023年开业以来,就积极践行泰康开创的“保险支付+医疗服务”健康闭环。目前,已逐步建立起四川泰康客户健康档案,通过全科医生主导的健康管理模式,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关口前移至预防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纳入管理的慢病患者急诊率、住院费用大幅降低。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发展,这一创新模式在患者端的优势越发凸显。走进医院门诊大厅,“健保通”窗口格外醒目,它实现保险系统与医院住院管理系统无缝对接,泰康客户可享受“零押金入院、一站式结算”的便捷服务。“我们将保险行业的服务基因深度植入医疗场景,从主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配送轮椅,到门诊导医的‘眼神响应’服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我们对患者的关怀。”四川泰康医院执行院长赵永恒介绍。
医院客服团队追求的“2小时投诉闭环”机制,始终将患者满意度放在首位。此外,四川泰康医院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公益医疗服务,多次参与政府主导的马拉松医疗保障、会展中心应急保障等重要任务。作为成都市医保定点机构,医院走进天府新区10个社区开展60余次义诊,覆盖超6000名居民。
进阶 错位竞争成为辐射西南的新引擎
回顾泰康医疗十多年的发展布局,泰康医疗已在全国布局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泰康同济 (武汉)医院、四川泰康医院、宁波泰康脑科医院、深圳前海泰康医院五大医学中心,四川秦康医院正是辐射西南的“区域引擎”。在华西医院等头部公立医疗机构的虹吸效应下,这家新医院如何突出重围?医院给出的答案在于“强专科+大综合”的错位竞争策略。
赵永恒介绍,医院依托泰康医疗“5+N”战略学科布局,重点打造消化医学中心、泌尿医学中心、神经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与老年医学五大战略重点学科,构建以健康管理、老年医疗、慢病管理为特色的长寿医疗体系。神经外科苑玉清教授成功完成了半脑切除和面肌痉挛治疗等多项复杂手术;心脏外科团队帮助一名因车祸胸部受伤的26岁男子修复了心脏上的破口,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而心身医学科由于华西医院原心理卫生中心专家孙学礼教授团队的加入,填补了区域专科空白,睡眠监测、青少年心理干预等项目更是一号难求,吸引了众多外地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在民营医院普遍“重业务轻科研”的大环境下,四川泰康医院坚持走“医教研协同发展”之路,专门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中心实验室,为医生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科研启动基金。2024年,医院发表SCI论文31篇。此外,医院与武汉大学共建“生命科学学院”,聘请院内专家担任客座博导,形成“临床—科研—教学”闭环体系。目前,211/985院校毕业医生在医院占比可观,核心科室主任均来自国内头部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赵晓晏作为胶囊胃镜最早期的研发专家,他带来的无创诊疗技术填补了区域空白。人才与技术的双轮驱动,让医院在开业两年内便加入11个学会,逐步在医疗行业崭露头角。
当AI浪潮席卷医疗领域,四川泰康医院积极拥抱变革,在智慧医疗领域展开创新性探索。“远程医疗云平台”的搭建,实现了与蜀园养老社区、泰康之家·锦官府社区的数据互联互通。未来,老人们在社区完成的心电图、血压和血糖等检查,将实时同步至医院专家库,一旦检测到异常数据,专家可及时进行诊断和指导,为老人的健康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融合 定义长寿时代医养实践新范式
面对四川60岁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1 的老龄化现状,泰康的新寿险模式和医养康宁无缝对接的服务体系显示出生命力。紧邻医院的泰康之家·锦官府正在紧张建设中,这座拥有近800个养老单元的“医养融合3.0社区”,通过空中连廊与医院直接相连,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由三级综合医院全面托管养老护理业态,真正做到了“急诊—康复—养老”的无缝衔接。“老人们在社区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定期查房,急危重症5分钟即可直达抢救室。”距离四川泰康医院40公里的泰康之家·蜀园已入住1300多名老人。在蜀园养老社区,社区的一级医院由四川泰康医院全面托管,老年医学科、中医科、呼吸科、心内科、眼科等专家每周下沉坐诊,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泰康之家·锦官府则针对失能失智老人,专门设置记忆照护单元,并配备智能康复训练系统,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
展望 攀登社会办医新高度
谈及医院未来的发展规划,赵永恒充满信心:“我们将全力以赴,力争在2027年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持续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进一步巩固泰康医疗品牌在社会办医领域的影响力。”
未来,医院将坚定践行医险协同、医养融合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长寿时代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结合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发挥在老年健康管理领域的数据和人才优势,与康养社区、文旅项目展开深度合作。同时,通过远程医疗和专业培训,为更多养老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让优质的医疗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为他们享受更高品质的健康养老生活。
四川泰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赵晓晏:
以技术创新筑牢消化道健康防线
2002年,我在国内首次将国产胶囊胃镜应用于临床,成功为一名反复消化道出血的62岁患者检出小肠良性肿瘤,开启了无创消化道筛查在复杂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探索。这一技术如今在四川泰康医院进一步优化,结合磁控导航系统,实现了对小肠病变的精准定位。
在肠道微生态诊疗领域,团队早年成功开展亲属供体粪菌移植术,成功治疗顽固性腹泻患者。
在早癌筛查方面,科室建立了“症状评估—内镜精查—多学科会诊”流程。胃镜检查转化率(门诊患者接受胃镜比例)达47 ,接近国内大三甲医院水平。
未来,科室将重点聚焦长寿时代老年消化道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等高发领域,持续推进胶囊胃镜、粪菌移植等创新技术的规范化临床转化。同时,加强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动,着力构建覆盖“预防筛查—精准治疗—康复管理”的全周期消化道健康服务体系。
四川泰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文瀚东:
以“5+N”战略为指引 构建泌尿系疾病诊疗新高地
目前,科室已在结石与前列腺疾病领域实现初步突破。我们引入组合输尿管硬镜,实现“一站式”解决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已开展50余例。针对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科室应用以等离子剜除术为主导的微创技术;重点布局“无痛诊疗”服务,包括无痛前列腺穿刺活检、无痛膀胱镜及无痛输尿管支架拔管术,吸引因传统医院资源紧张或畏惧疼痛而流失的患者。
开业一年多来,科室开展组合输尿管硬镜治疗50余例,结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合并肾结石10余例,完成等离子前列腺增生剜除术20余例,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下一步将计划引入前列腺消融术(如水蒸气治疗)、水刀机器人、前列腺支架等针对不同人群的更加微创的治疗技术。
未来,科室规划聚焦三大方向:人才与亚专业建设——完善梯队;技术升级——引进新一代结石分析仪、前列腺支架、水蒸气消融、水刀机器人及手术机器人等治疗检查设备,实现技术创新;服务优化——依托泰康健康管理中心精准导流,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建立长期信任。
四川泰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苑玉清:
以毫米级精度守护生命禁区
科室以“生命至上,脑功能至上”为理念,重点打造功能性神经疾病智能化治疗体系,同步发展颅脑肿瘤、脊髓病变及脑血管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这与泰康医养战略深度契合——主要服务老年群体,重点突破脑科疾病诊疗难题。
科室建成功能齐全的一流复合手术室,整合高端显微镜、神经内镜及新一代手术机器人,使颅底深部肿瘤切除、脑血管疾病诊治得到有力保障。2024年3月完成的79岁患者机器人辅助手术中,4小时内实现肿瘤全切,出血量不足200ml。
在脊柱领域,团队2024年完成西南首例可调节人工椎体置换术,将颈椎椎体置换手术时间压缩至1小时,患者术后2天即可自主活动。面对80岁以上脑膜瘤患者,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精准保护记忆功能区,推动高龄手术从救命向提质转变。
随着“5+N”学科战略推进,四川泰康医院正着力打造西南区域神经系统疾病诊治高地,为破解老龄化医疗困局提供创新方案。
四川泰康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崔永生:
打造“健康管家”式全周期服务新体系
在检前环节,中心打造了个性化评估体系。大部分客户都会接受至少30分钟的全科医生面对面深度评估服务。在体检过程中,合理规划体检区域和检查顺序,减少客户等待时间,确保体检结果的精准性。体检结束后,中心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对一解读报告服务,帮助客户理解复杂指标的临床意义。中心严格执行三级随访制度,对重大阳性结果严格执行24小时响应制度,确保客户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中心推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产品,针对高端客户提供私人医生服务,包括不限次数门诊、就医绿色通道、线上咨询等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未来,我们将打造覆盖“预防—诊疗—康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体系,探索健康管理与保险产品深度结合,将健康管理服务融入保险体系;计划引入国际先进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健康风险评估水平。
四川泰康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刘蓉:
从“治病”到“管健康” 重塑老年医疗服务
科室建立了三级协作诊疗体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确保疑难病例能得到妥善诊疗。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养老社区,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每周三,我带领团队前往泰康·蜀园养老社区,开展门诊、查房、健康指导等服务。每周四,心血管专家也会坐诊社区门诊。
构建“三级医院—康复医院—养老社区”的三级医养服务体系,实现了急重症患者在三级医院治疗,稳定期转到康复医院,养护期回到养老社区的服务闭环。
未来,科室在现有基础上,将逐步开设具有老年特色的专病门诊,进一步丰富老年健康服务内涵。在信息化建设领域,老年医学科力争在2027年前实现全部健康评估工具的电子化升级。最后,在推动医疗与保险融合方面,科室将积极与泰康集团保险团队携手合作,致力于开发针对老年人群的特色健康保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