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5年05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化医改 在身边在眼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医改反映在字里行间:“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分级诊疗”……

       深化医改,也在每个人的身边、眼前。

       让患者就医更舒心

       泸州市中医医院细化专病门诊

       腰痛应该到骨伤科还是康复科看诊?便秘挂内分泌科、肛肠科,还是消化内科?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缺乏专业医学知识,对疾病的了解局限在症状层面,挂号时往往会感到迷茫。

       为改变“患者围着科室转”的现象,泸州市中医医院积极探索门诊服务新模式,通过开设覆盖多学科、多病种的专病门诊,推动医疗服务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03版)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成妇儿医院探索逆风生长之路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激烈竞争,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林永红表示,必须转型,做强做专做精。

     “与城市同频共振是既定的使命,只有自身强大起来,成长为真正的龙头,才能挺起成都妇幼健康的脊梁,这也成为医院发展最大的动能和内驱力。”林永红说道。(07版)

       社会办医有益补充

       四川泰康医院绘就医养新图景

       在四川泰康医院一楼大厅,一座名为 “生命誓言”的雕塑静静矗立。由医护人员共同创作的心电波形曲折起伏,5段跃动的曲线勾勒出生命从初啼到暮年的完整轨迹。

       这座极具艺术张力的装置,不仅是医院文化的具象表达,更隐喻着这家年轻的三级综合医院的创新基因——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泰康医疗正以“医险协同”为笔,“医养融合”为墨,在西南医疗版图上书写着社会办医的新篇章。(08~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