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听闻一些神奇的说法,某些常见药膏似乎摇身一变成为了“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就拿红霉素软膏来说,在博主们的宣传下,它被广泛应用于从蚊虫叮咬到脚气等诸多场景,仿佛无所不能。与此同时,痔疮膏也不甘示弱,被传能轻松祛除黑眼圈。这些药膏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
痔疮膏祛黑眼圈?脑洞开大了
随着国货逐渐开始做大做强,许多老祖宗的好东西都被翻出来再次发光发热,开发说明书上面没有的用法,成为时下的一种新风尚。前段时间,网传一种国货老字号痔疮膏可以有效祛除黑眼圈,引得一群爱美人士竞相模仿。痔疮膏祛除黑眼圈真的有效果吗?
黑眼圈形成的原理和类型
造成黑眼圈的成因不同,导致黑眼圈的类型也不同。黑眼圈分为四类: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混合型。
血管型黑眼圈:通常发生在作息不规律的年轻人身上。有研究显示,入睡时间晚与黑眼圈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疲劳过度,使眼睑得不到休息,处于紧张状态,血流量长时间处于高水平,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充盈,氧气消耗量升高,缺氧血红素增多,导致眼圈淤血,留下黯黑阴影。
色素型黑眼圈:主要由于异位性皮炎引起,皮肤较为粗糙,时常揉眼会让色素沉淀,形成黑眼圈。
混合型黑眼圈:多见于过敏性体质人群。过敏性鼻炎导致鼻翼双侧眼周血液充盈,形成血管型黑眼圈;过敏性皮炎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形成两者同时存在的“混合型黑眼圈”。
结构型黑眼圈:主要与年龄、骨骼有关。老化过程中骨骼可能会流失,失去原本支撑眼周的力量,脂肪流失,眼眶颜色暗沉,出现黑眼圈。
从中医角度看,黑眼圈以眼眶周围发黑为特征,严重时甚至眉框及颊部也有色素沉着,多因脾虚、肾损、气血瘀滞所致。大部分黑眼圈与肝肾亏虚有关,肝肾亏虚后,肾精不能养肝血,而“肝开窍于目”,最终因精血亏损,表现在双眼上形成黑眼圈。
痔疮膏真的能祛黑眼圈吗
痔疮本身是由于肛垫静脉丛曲张而产生的静脉团。中医认为,痔疮主要由于饮食不节导致的体内湿热蕴结,或是因为久坐久站影响肛门部位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瘀滞,从而诱发痔疮。因此,痔疮膏主要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的功效。
某老牌国药品牌的痔疮膏用于治疗黑眼圈,其实与该药物的起源有关。该品牌创始人擅长眼科治疗,自制眼药,在历经新中国成立前洋货的冲击下,仍屹立不倒。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发现该药不仅可以涂抹眼部,还可以用于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痔疮等。在此基础上,药厂进行改良后,形成了现在广为所知的痔疮膏。
根据药物的组成,对于因气血瘀滞所致的黑眼圈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大部分因肝肾亏虚引起的黑眼圈,以及结构型、色素型黑眼圈则没有效果。而且眼睛局部用药要非常谨慎,因为眼部组织比较娇嫩,容易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软组织损伤。因此,痔疮膏不能直接涂抹于眼部祛除黑眼圈。
红霉素软膏治脚气?你想多了
红霉素软膏是不少人的心头宝,不管遇到什么原因造成的皮肤伤口、红肿、不舒服,貌似用它都能解决。但是,红霉素软膏只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药膏,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问题。
常见的滥用场景
脚气
脚气其实是足部皮肤的真菌感染,需要抗真菌治疗,而红霉素无明显抗真菌作用。
宝宝的“红屁屁”(尿布疹)
“红屁屁”是尿布皮炎的俗称,也被称为尿布疹。这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尿布覆盖区域的皮肤发红、炎症,可能伴有皮疹、糜烂或脱皮。绝大部分情况下不建议单用红霉素软膏治疗“红屁屁”。对于尿布疹的治疗,最核心的措施是保湿、减少刺激及抗炎。具体的措施是更换尿布,用湿巾或湿毛巾轻柔擦拭干净皮肤,并及时补涂保湿乳;另外可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选择氧化锌软膏、地奈德乳膏等对症外用药。
此外,“红屁屁”有一定概率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如果出现继发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
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可以理解为虫咬引起的过敏反应。如出现严重的蚊虫叮咬,医生会让患者口服抗过敏药,也可能根据情况涂抹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抗炎、促皮疹消退止痒。大部分叮咬即使不处理也会自行消退。红霉素软膏既不能止痒也不能抗炎,仅起到减少叮咬处感染风险的作用。
湿疹
湿疹是最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理核心是皮肤出现非感染性的炎性反应,治疗核心是保湿、抗炎。红霉素软膏在湿疹治疗中的作用约等于凡士林。
痘痘(痤疮)
痤疮是最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涵盖了皮脂腺功能异常、皮脂腺导管的堵塞、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异常增殖及炎症反应。痤疮皮疹根据其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分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红色丘疹、脓疱疹、结节及囊肿等,每种类型对应的外用措施不同,更不会一概而论仅用一种抗生素药膏。
红霉素软膏的主要成分包括:1 ~2 红霉素、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简而言之就是有一定抗菌作用。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通过配成延展性和附着力适中的油膏,可达到保湿的效果。总体来说,红霉素软膏的功效为:有抗感染作用的保湿霜,因此仅适用于轻度感染(如脓疱疮)及小面积烧伤/创伤。对于其他场景,尤其是不清楚病因的皮疹,还是要明确诊断后精准用药。(据健康上海、南京卫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