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了。他和雷军一同在记者面前亮相,旁边的雷军不停挥手回应,而他则从“面无表情”到“忍不住面带微笑”,还舔了下嘴唇。两人颇具反差的表现引来许多网友关注,周云杰也迅速走红。有网友发现,周云杰很爱舔嘴唇,在后续的采访中,也多次出现了舔嘴唇的动作。
为什么有人总爱舔嘴唇
德国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施坦因曾指出,人类特定的行为动作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舔嘴唇这一动作也不例外。
外部环境比较好理解,这里一般指环境干燥,人们长时间在干燥的环境中自然会感觉嘴唇干,从而不自觉地舔嘴唇。
内部心理机制方面,舔嘴唇主要与紧张、焦虑情绪有关。当人们压力过大或因被“围观”而焦虑时,便会出现一些针对口腔和嘴唇的行为,进行自我安慰,以缓解紧绷的精神,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最常见的就是下意识地舔嘴唇,这是在告诉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要怕,没关系”。这种自我安慰方式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口唇安慰。值得一提的是,口唇安慰可能会从婴儿时期一直延续到成年,甚至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可以说,因为紧张而舔嘴唇,是心理驱动行为。不过有时候,紧张的情绪也会反过来让我们的身体发生一些变化,来“促使”人们舔嘴唇。紧张情绪下,人的血液流动会加快,水分加速流失,嘴唇更容易变得干燥,进而下意识地舔嘴唇或者抿嘴唇。同时,紧张还会让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干。
一篇论文研究了情绪对人体腮腺分泌物的影响。研究者将情绪分为四类:被动冷漠状态、放松愉悦状态、紧张不安状态、强烈激情状态,然后分别检测实验者在这四种状态下的唾液分泌量。结果显示,唾液分泌量在强烈激情状态、放松愉悦状态、紧张不安状态、被动冷漠状态下,呈现出依次下降的特点。紧张不安状态下的唾液分泌量,大约只有放松愉悦状态的一半。唾液少了,那我们的嘴巴就难免感到干燥,为了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感,就会下意识地舔嘴唇。
回到周云杰舔嘴唇的问题上,周云杰后来也回应了自己在和雷军一起等候时舔嘴唇的原因,他表示是自己在候场的时候嘴有点干,就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不过具体为什么觉得嘴唇干,是环境因素还是心理因素,还是二者兼有,就不得而知了。
有时舔嘴唇还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朱利叶斯·法斯特在观察动物日常的过程中发现,动物之间会通过舔舐彼此的毛发来示好或示爱。但人类并不会像动物一样相互舔舐,通常就是用舔嘴唇来表达爱意或吸引异性的注意。
当然,舔嘴唇也可能只是个人习惯,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建议经常舔嘴唇,否则可能惹上“麻烦”。
为什么不建议经常舔嘴唇
很多人舔嘴唇就是单纯觉得嘴唇干,这其实和我们唇部特殊的肤质有关。嘴唇是介于皮肤和黏膜的过渡区,在口轮匝肌的牵拉下,唇部及唇周区域是人面部活动频次最多、活动范围最大的组织。与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唇部角质层纤薄,没有汗毛和皮脂腺,具有“一高二低”(失水率高,含水量低、天然脂质量低)的特点。
《唇部生理与唇膏的开发研究》一文对皮肤和下唇的水分蒸发速率、NMF成分(天然保湿因子)、水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下唇更“脆弱”:水分蒸发速率快,天然保湿因子含量少,水分含量也不多。
一项针对唇部和脸颊皮肤的对比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研究者发现唇部和脸颊皮肤的保湿和屏障功能存在差异,其中唇部SC(角质层)含水量较脸颊皮肤低,且唇部角质层薄、含水量低的特点,使得口唇组织中的水分很容易流失,这也是口唇干燥和粗糙的直接原因。
进一步看的话,上下嘴唇的干燥度还有一定差别。一篇发布在Dermatology杂志上的文章测量了100位20~80岁女性的嘴唇干燥度,结果显示上唇水分更充足,下嘴唇更干燥。
而通过频繁舔嘴唇来湿润嘴唇并不可取,甚至有可能越舔越干。前面提到,我们的嘴唇部位比较脆弱,它没有汗腺以及分泌油脂的功能,相当于它缺了一层保护膜。当人们用舌头舔嘴唇时,唾液虽然会带来一点水分,但这些水分不仅会很快蒸发,还会带走唇部本身残存的一点点水分,长此以往就会越舔越干,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等蛋白质,水分蒸发后淀粉酶就继续留在嘴唇上,进而引发深部结缔组织收缩、唇黏膜发皱,最终只会加剧嘴唇的干燥,只要稍微一动就会产生疼痛的撕裂感。
此时你的嘴唇可能已经因为舔得太多而起皮开裂,如果你没有管住自己的嘴或手,非要咬掉和撕掉这些皮,很容易让原本开裂的部位扩大,导致伤口出血,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慢性唇炎。
■多知一点
频繁舔嘴唇 小心患唇炎
换季时,天气比较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嘴唇发干,时间久了会出现干裂、脱皮、红肿等情况。还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滋润干裂的嘴唇,这样不但不能滋润嘴唇,还可能越舔越干,严重的还会导致慢性唇炎。
什么是唇炎
唇炎就是发生在唇部的炎性疾病的总称。引起唇炎的原因很多,比如由日光照射引起,或者由不良习惯或自伤行为等造成。此外,唇炎也可能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唇部表现(如扁平苔藓、念珠菌病),或是系统性疾病的特有临床表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程长短,唇炎大致分为两种:急性期唇炎和慢性期唇炎。
急性期唇炎:起病急,常出现在接触某种刺激物后,可见唇部黏膜红肿、干燥、水疱、糜烂、渗出、脱屑等表现。
慢性期唇炎:病程长,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可见唇黏膜红肿、粗糙、肥厚,唇黏膜表面弹性差,伴有皲裂、疼痛或者出血、结痂。
唇炎的预防及日常护理
户外活动时要采取防护措施,例如戴遮阳帽或口罩,唇部涂敷无色护唇膏,以避免日光暴晒;少吃含卟啉(会增加光敏感性)的食物,如菠菜、油菜、野菜等;纠正舔嘴唇、咬嘴唇、撕唇部皮屑等不良习惯;对于唇部干燥反复脱屑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唇部的湿润;尽量减少唇部暴露在风沙等不良环境中;适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物;当有唇皮翘起时,不要用手去撕,这样易导致进一步损伤,并出现疼痛、出血和结痂,可用小剪刀小心剪掉翘皮。
此外,除了干燥、季节变化可引起嘴唇干裂外,光化性唇炎、口唇扁平苔藓和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也可导致唇部皲裂、脱屑,日常生活中特别容易忽视和漏诊。若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口唇干裂,最好及时就医。(据壹读微信公众号、德阳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