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5年04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熊猫健康列车”首进阿坝
雪山下的流动医院
□本报记者 顾钧竹

       3月31日早晨7点30分,一列载满优质医疗资源的“熊猫健康列车”从成都出发,驶向茂县。这场由成都市卫生健康委、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阿坝州卫生健康委、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成大附院)联合发起的行动,是“熊猫健康列车”首次驶入川西高原,将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先进诊疗设备和健康服务直送乡村振兴一线,为当地群众、铁路职工送去“家门口”的医疗保障。成大附院积极响应号召,选派了内分泌代谢科、骨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中心、妇科等科室的多位专家,与来自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医疗专家携手同行,共同为茂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山里来了成都医生

       列车抵达茂县站后,驶进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茂县综合维修基地,这是“熊猫健康列车”此行3天的临时“停靠站”。随后,随车医护人员兵分几路,开展入户诊疗和教学查房工作。

     “我们动作麻利点,把时间留给病人。”在茂县富顺镇胜利村,成大附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世云带着一行人疾步前行。入户诊疗组的专家们,尽管旅途劳顿,却未作丝毫停歇,他们迅速分组,分别前往土门镇和富顺镇,为那里的困难群众及高危人群送去健康与希望。在李世云教授和曾红莲教授的带领下,专家们每到一户,都耐心细致地询问病情,全面检查身体,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群众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与此同时,另一路医院指导组的专家们也马不停蹄地赶赴茂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疑难患者会诊、教学查房和临床带教等工作。成大附院的骨科专家员晋、重症医学科专家李卉等深入病房,与当地医生共同探讨病例,分享宝贵的临床经验,为提升当地医疗水平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把医院“搬上”火车开进山

       4月1日清晨,健康体检、专项筛查、健康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全面铺开,现场热闹非凡。“老乡,注意脚下,上车慢点儿。”医护人员热情引导着当地羌族同胞有序登上“熊猫健康列车”。大家手持体检单,依次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彩超、CT、血常规、生化等检查。此外,针对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常见多发病的专项筛查也同步开展。站台上,义诊专家们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疑问,根据病情开具药品,让羌族同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实现了送医、送药、送健康的“一站式服务”。

     “很有意义,几乎能‘一站式解决问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严方涛第一次参与“熊猫健康列车”的活动,“与一般的义诊完全不同,列车上的设备齐全,基本能满足一般医疗的需求。之前义诊只能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做一下解读,形成口头处方,但在这里,有问题就能通过检查确诊,能现场解决一些问题。比如患者有肺炎或者结节,马上照个CT,严不严重、怎么治疗就能很明确了。”

       从列车到医院的艰难蜕变

     “熊猫健康列车”的诞生,源于四川省对医疗卫生发展的深切关怀。将医院搬上火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全国范围内,这是首创之举,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李世云作为成大附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见证了“熊猫健康列车”的“成长史”。他坦言,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CT机的安装就是一大挑战。

       CT机的宽度有1.8米,而火车车厢内部宽度只有2.8米。搬上车后,机器的一面紧贴车厢,没有维修空间。此外,可移动并不在CT机的功能设计范围内,如何有效固定机器、如何减震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改造耗费的财力、人力相当多,现有的14节车厢内,光医疗设备就价值2000万元以上。”谈起改造列车,李世云记忆犹新,“所有的医疗仪器都不是为了上列车设计的,只能自行摸索。”

       此外,仪器的固定、减震,车内的温度、湿度、电、网、水,每一样都得考虑到,才能让列车真正成为“流动的医院”。“为了满足放射防护和维修维护的要求,我们为火车开了侧门,为了减震重新加装了底座,还安装了空调保证温度适宜。”李世云说。大费周章的升级,只为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享受到更好、更全的服务。从2015年开始,“熊猫健康列车”已经在铁路上行驶了10年。从最初的两节车厢扩大到现在的两个列车组,CT、DR等大设备陆续“上车”。

       将健康送到更远的地方

       去年,川青铁路正式开通。今年,“熊猫健康列车”也开始沿着这条新铁路,开辟“新地图”。茂县是“新地图”的第一站,而未来,列车还将开往更多偏远地区。“铁路修到哪里,我们的火车就可以开到哪里。”李世云说。预计9月,“熊猫健康列车”还将前往松潘,未来更计划开到康定等地,为海拔更高、更偏远、更需要优质医疗服务的地方送去更好的服务。

       据统计,本次活动健康体检、专项筛查、义诊咨询、入户诊疗等六大类服务,共计惠及群众超1000人次,此外,还向困难群众捐赠了所需药品。让不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铁路职工的健康素养整体提升有目共睹,每到一个地方大家的体检热情都很高。”李世云表示,“六进大凉山,我们发现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有所提升,戴口罩、洗好手等健康行为的培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卫生习惯。”

       未来,“熊猫健康列车”将继续前行,将健康与希望送到更多的偏远地区群众手中。它不仅是一家流动的医院,更是一座传递爱与温暖的桥梁,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连接着医生与患者,连接着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