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丹)4月3日,四川省智能化康复中心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在四川省八一康复医院召开。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二级巡视员韩梅,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理事长冯金伟出席会议。省卫健委、残联、财政厅及各市州卫健委、残联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今年年初,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将在地级市主城区和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试点建设50个智能化康复中心,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在家门口提供优质康复服务;依托有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康复辅具租赁服务,满足群众对辅具的短期需求。
据了解,该智能化康复中心不只是做康复,还将针对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其他有康复需求的人群,结合健康管理推动的健康管家服务,实现康复医疗、疾病诊治、健康评估、健康教育、日间照护等功能,建立起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促进医防融合。
50个智能化康复中心将分布在15个市州30个县(市、区)的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乡镇卫生院。选址地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人口密集。智能化康复中心的建设将依托医联体、医共体,做好康复患者转诊,融合5G远程诊疗、AI辅助康复等技术,打造智慧化服务样板,通过“医疗资源下沉+智慧化服务”模式,构建覆盖城乡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康复难以及医院床位周转等问题。
该项目将于10月建成,到今年11月,50个中心将全部投入使用。全省将初步形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康复服务圈。该项目预计惠及全省622万名持证残疾人及数百万慢性病患者。
培训会还进行了相关政策解读和建设标准解读,并特别邀请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康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