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液压机发出的巨响打破了工厂的平静。近日,42岁的李大哥(化姓)在工厂作业时,由于操作不慎,瞬间右手便没了知觉……面对碎骨、残掌,李大哥的脑海一片空白,数秒后只剩下一个念想——手,还能救吗?随即,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掌保卫战在成都第一骨科医院上演,该院修复重建外科团队也给了李大哥一个肯定的答案。
“三重暴击”将掌骨碎成碴
随着机器的一声巨响,李大哥的右手瞬间被砸得血肉模糊……瞬间遭受了“三重暴击”:掌骨碎成饼干状骨碴,手掌到指间的血管完全断裂,手部皮肤呈手套状撕脱。他脑海里只想着一件事情,这只手,还能救吗?
工厂负责人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全力帮助李大哥应对伤情。负责人边打“120”,边等待离工厂最近的医院前来救治。待“120”带着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对李大哥的伤情也束手无策:“这个手术我们医院做不了。”听到医护人员的回复,李大哥的心情跌到谷底。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工厂负责人随即在网上展开搜索:“成都哪家医院可以修复断掌?”经过一番浏览后,请求“120”立刻将李大哥尽快送往成都第一骨科医院。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急诊接到“120”的通知后,立刻组织开通绿色通道,同时通知该院修复与重建外科主任周盟森尽快做好手术准备。
“三大挑战”在术中逐一攻破
“伤情远比预想复杂。”接诊的修复重建外科主任周盟森回忆,患者到院时伤肢已出现严重缺血,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血管的再通,恢复手指供血。
手术面临三大技术挑战:首先,需在粉碎的骨块中精准重建骨骼的结构,必须精准复原每块骨头的“立体坐标”,并进行固定。其次,需要从患者足背切取静脉血管,通过精心设计血管匹配方案,使用4段血管移植-显微吻合重建手掌及手指的血运通道。血管缝合比绣花还精细,使用的针线肉眼几乎看不到,一针失误就可能全盘皆输。最后,需要运用人工真皮覆盖4处皮肤缺损区,形成生物保护膜。经过6小时的显微外科手术,医疗团队成功保住了这只濒临截肢的手掌,手术取得阶段性的成功。然而,手掌是否顺利成活以及正常使用,李大哥还需连续闯过血管关、感染关和功能关。
术后72小时监护期危机四伏,医疗团队每小时都在监测李大哥的手指血运,通过抗凝治疗预防血栓。除此之外,即使手指存活,也可能变成“机械手”,需要坚持长期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功能。
目前,李大哥的手指已被宣告存活,后期待满足康复条件后,就能开展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