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5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不养花、不碰花 为什么还会花粉过敏
□李家鼎

       春光明媚的三月,本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天津市民黄女士却因频繁打喷嚏、流眼泪,不得不戴上口罩和墨镜,“全副武装”地到医院就诊:“每年这时候,眼睛就肿得睁不开,鼻塞得喘不过气来。”

       黄女士的困扰并非个例。花粉是春季过敏的“元凶”,不少患者常常会有疑问:我家里不养花,也从来不接触花,为什么还会出现花粉过敏?

       树木花粉颗粒小

       可通过风传播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兼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科主任王惠平解释,花粉主要分为两类:虫媒花粉(由昆虫传播的花粉)和风媒花粉(靠风传播的花粉)。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是风媒花粉。春季主要的致病花粉以柏树、松树等树木花粉为主,花粉颗粒小、数量多,可以通过风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甚至进入室内。即使不去花园或公园,花粉也可能通过窗户、通风系统或跟随衣物进入生活空间。

       为何春季是过敏高发季?王惠平解释,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开始繁殖,致敏花粉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部分地区霉菌、尘螨浓度也会升高,这些都是常见的过敏原。尤其是花粉,容易引起眼红眼痒、喷嚏流涕、皮肤红疹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咳嗽甚至哮喘。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人体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而引发的,过敏反应的本质是免疫系统“防卫过当”。一般来说,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尤其是有家族过敏史的人,如父母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湿疹等,子女的过敏风险会更高。过敏性疾病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来控制,减少发作。

       防止过敏

       这些要点要注意

     “为了防止过敏性疾病出现,寻找过敏原十分重要。”王惠平说,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sIgE检测、斑贴试验等检查方法寻找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回避。花粉高峰期应关闭门窗减少空气流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配合使用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佩戴防花粉眼镜能减少约65 的花粉颗粒与眼结膜接触,佩戴防花粉口罩、使用花粉阻隔剂,也能有效过滤花粉。

       一天当中,午后往往花粉浓度更高。“过敏体质人群尽量选在花粉浓度最低的清晨、晚上或是一场绵绵细雨后出行。”王惠平表示,雷雨对空气中花粉颗粒的洁净能力差,且能使花粉颗粒溶胀破碎成致敏性更强的小颗粒,应尽量避免在雷雨前后外出活动。一般来说,羊毛衣服比棉布和化纤衣服更容易产生静电吸附花粉,因此外出尽量选择表面光滑材质的衣服,回家后要及时清理头发和衣物上吸附的花粉颗粒。

       发现自己过敏了,应该怎么治疗?目前,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局部对症药物(如鼻喷剂、滴眼液等)。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哮喘等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激素药物,或者新型生物制剂等。(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