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5年03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为七旬肺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
精准阻断出血点 9年咯血得控制

       本报讯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71岁的云南籍男性患者。该患者肺癌病史长达9年,近期反复出现咯血症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为其实施了介入栓塞治疗,成功止血,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

       患者确诊左肺鳞癌已9年,其间历经多次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然而,最近他出现了咯血症状,每次咯血量在50~100ml。经过内科止血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胸部CT检查显示,患者肿瘤病灶相对稳定,但增强CT发现左主支气管开口处黏膜有增强效应。进一步纤支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主支气管外侧壁存在大小约5mm×5mm的新生物,血供丰富,轻轻触碰就会引发明显出血,这正是导致咯血的关键原因。

       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医院组织了全科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介入治疗可以精准定位出血部位,有效控制出血情况,并为后续在纤支镜下处理左主支气管新生物创造条件。

       术前,患者仍咯鲜血约100ml,情况危急。在DSA造影的清晰显示下,医生们看到患者左主支气管开口处异常支气管动脉迂曲、有渗出,其他部位还有多支异常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通过使用PVA颗粒进行永久栓塞,成功阻断出血点。术后,患者未再出现咯血现象。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付思云提醒,肺癌患者一旦出现咯血,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类似介入治疗这样的精准手段,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