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5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医助眠有妙招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中药调理、中药足浴、中医按摩等。

       中药调理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有归脾汤、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逍遥散、交泰丸、朱砂安神丸等。此外,《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一个食疗方,是将酸枣仁、百合、莲子、枸杞、茯苓、桑葚、栀子、杜仲雄花等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可以养心安神,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中药足浴

       取磁石、荆芥、夜交藤、丹参、独活、远志各15克,水煎去渣,加热水至3000毫升,倒入足浴盆中,浸泡双足15~30分钟,每晚睡前1次。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有助于入睡。

       为了更加方便,也可以直接取食醋与热水混合倒入盆中,再加入几片生姜,浸泡双足。食醋可以缓解交感神经的兴奋状态。二者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中医按摩

       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处,从小指侧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可以用指腹轻轻按揉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持续5~6分钟,每晚睡前1次。

       涌泉穴:是治疗失眠的重要穴位。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处。可以用指腹按压涌泉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5分钟,每晚睡前1次。

       失眠穴:位于脚后跟的正中间。可以用拇指用力按压失眠穴,也可握紧拳头用手叩击,每晚睡前叩击100次,可以使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有镇静安眠的作用。 (综合《生命时报》《中国中医药报》、山东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图/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