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江安县深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四下沉”激活基层医疗服务新活力

       近年来,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紧迫任务面前,江安县深入探索创新路径,全力推行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举措,锚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这一关键目标。如今,这些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

       精锐派驻

       筑牢基层医疗根基

       人员下沉是强化基层医疗的第一步。江安县县级医院积极对接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与8家三甲医院成功建立27个专科联盟和医联体,引入16名省市三甲医院业务骨干担任学科主任和特聘专家,同时选派103名业务骨干前往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有力推动县级医院学科发展与技术进步。

       针对镇级医疗需求,江安县精准选派帮扶人员。2024年,41名业务骨干奔赴基层,其中18名长期驻点,23名定时服务。累计诊治患者49944人次,开展手术示范376台,会诊123例,教学查房290次,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13项,极大增强了镇级医疗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村级医疗网底也得到进一步夯实。江安县规范建设50个村卫生室公有阵地,打造47个村中医阁。镇卫生院选派36名医师到村卫生室服务,并对在岗乡村医生开展集中培训与严格考核,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为农村居民健康提供更坚实保障。

       精准赋能

       助力基层技术提升

       技术下沉为基层医疗服务注入强大动力。县级专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基层开展诊疗服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并进行手术示范。夕佳山镇次中心新增康复医学、外科等5个学科,新开展手术130台次;红桥镇次中心新增肾病内科、外科等6个学科,新开展手术178台次,有效解决了基层群众就医难题。

       县级医院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12场次,护理、病案、药事等业务培训16场,“西学中”培训104人次,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同时,通过搭建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技能竞赛等平台,促进县、镇医务人员技术交流,实现精准补差、补短提能,推动县级医院与镇卫生院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

       防治结合

       温暖基层群众心田

       医疗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是让基层群众最能切实感受到医疗关怀的民生之举。为此,江安县组建了112个全专结合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分片包干网格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扎实推进健康敲门行动,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县级医院组织228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万名医护走基层”活动,开展124次健康讲座,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此外,江安县完成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六大资源中心建设,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医学影像中心阅片1.9万张,病理检验中心检测9620例,心电诊断中心诊断3.7万份,消毒供应中心提供无菌包31.6万个,远程诊疗中心服务127例次。同时,完成“心电一张网”“肿瘤防治一张网”和基层胸痛单元建设,完善急救服务体系,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破立并举

       优化基层管理效能

       管理下沉为基层医疗服务高效运行提供保障。江安县重构县域公立医院管理体系,统一公立医院法人,实施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落实医共体内“八统一”管理,并选派4名骨干挂职镇卫生院副院长,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日常管理与业务指导。

       总医院统一制定医共体内医疗管理制度,印发40多个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成立31个质控小组,定期开展检查考核,推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同时,完成县域医共体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成员单位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搭建双向转诊、处方流转、医防协同等平台,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转诊2万余人次、处方流转1000余张,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效能。 (王晓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