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一名乳腺癌患者发视频称,超市结账或外卖点餐的购物小票要尽快扔掉,因为其采用的热敏纸表面含有双酚A涂层,双酚A是一种类似雌激素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生殖发育甚至致癌,医生也提醒她尽量少接触带有类似雌激素的物品。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是“抛开剂量谈毒性”。
A.双酚A致癌尚无充分证据
购物、餐饮使用的机打小票真的会致癌吗?
清华大学化学博士孙亚飞表示,类似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关注,自己也曾撰写过相关科普文章。孙亚飞介绍,双酚A(BPA)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化工原料,在银行、超市等场所的机打小票中很容易找到双酚A的身影。“热敏纸的类型很多,受热能够显色的都属于热敏纸。双酚A是其中一种,也是最普及的一种,因为它成本比较低廉,适合量产。”孙亚飞介绍,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双酚A能致癌。尽管已有相关研究论述了双酚A和乳腺癌细胞增殖之间存在关联,但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能够说明双酚A具有致癌性。因此,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分类中,双酚A仍是“2B类”,即无确切证据表明它具有致癌性。“患癌风险是需要长期验证的。”孙亚飞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双酚A就绝对安全,因为它还是一种环境雌激素。”孙亚飞介绍,双酚A的化学结构和天然雌激素具有相似性,进入体内后可以和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或增强内源激素的活性。
B.双酚A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当体内过多摄入双酚A后,雌激素的分泌会受到干扰,由雌激素调控的生理活动也会发生紊乱。这些生理活动主要包括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过多摄入双酚A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干扰内分泌与生殖系统:双酚A可通过模拟雌激素与受体结合,干扰性激素的正常分泌。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发生相关。职业暴露人群(如收银员)的尿液中双酚A浓度可达普通人的数十倍,需格外警惕。
给特定人群带来健康风险:儿童与青少年在发育期内分泌系统尚未成熟,双酚A暴露可能引发性早熟、神经行为异常(如多动症)及肥胖。双酚A还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并可能干扰子代神经发育。
与代谢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存在关联:双酚A暴露与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潜在关联。
C.日常接触购物小票没问题
孙亚飞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双酚A,即便总量不大,也是值得注意的。在机打小票这一场景中,早有研究发现双酚A会透过皮肤被吸收,并进入体内,这一问题早就引起了关注。国内外也对热敏纸的生产技术提出了对应的限制标准。
例如,2014年,欧盟委员会同意对“REACH法规”作出修正,规定热敏纸中双酚A的含量不得超过0.02 。自2020年1月2日起,双酚A含量超过0.02 的热敏纸不得再投放到欧洲市场。美国目前也已经有部分州通过立法,禁止在热敏纸中使用双酚A。中国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国家标准对热敏纸的双酚A含量作出规定,但即将于2025年4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28210-2024《热敏纸》中,对双酚A含量做出要求,不得高于200mg/kg,即0.02 ,与欧盟的要求相同。该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效力,但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孙亚飞建议:“机打小票里的双酚A含量很低,日常接触一般不会出现问题,普通人一天可能也就接触一两张。但如果在银行等场所工作,长时间接触,剂量累积起来还是比较多的,最好戴上一次性手套操作,并且在工作休息期间要仔细洗手,避免其通过皮肤吸收。”他还指出,对于偶尔接触的人来说,尽量避免接触到热敏纸的正面,特别是要避免出汗的部位长时间接触。使用结束后,应将其丢弃,避免其转移到其他位置,造成二次污染。
D.生活中警惕这些“健康杀手”
除了热敏纸,我们身边还存在这些“健康杀手”,值得警惕。
保鲜膜: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将吃不完的熟食直接包裹保鲜膜放进冰箱,但熟食直接接触保鲜膜可能会让我们摄入一种致癌物——塑化剂。塑化剂与人体内激素结构类似,会引起雌激素紊乱,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因此,使用保鲜膜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由于塑化剂是脂溶性的,最好不要用保鲜膜直接包裹油脂含量丰富的食物;用保鲜膜覆盖碗中食物时,要注意食物与保鲜膜的距离,最好保持在2cm以上。
染发剂:频繁、长期、大量染发,对头发甚至身体可能会造成影响。不少人发现,染完头发后会出现头皮发痒、头屑增多的情况。染发的危害最常见的是头发干燥、粗糙,甚至脱落。这是因为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和金属物质渗透进头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小皮,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毛发中起到连接作用的二硫键断裂,从而使头发干燥、断裂甚至脱落。此外,部分人群还可能出现染发相关的皮炎问题,主要是因为对苯二胺会引起部分人群头皮出现红斑、瘙痒、脱屑甚至水肿。
加工肉类:香肠、火腿、培根、腊肉等加工肉制品是不少人的最爱,但其实它们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分为一级致癌物。这是因为这些加工肉制品中添加了一种防腐剂——亚硝酸盐。虽然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它会与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新的强致癌物——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毒性,会增加肝癌、食道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患病概率。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分为一级致癌物。它是诱发多种癌症的元凶,如肝癌、胃癌、肾癌、直肠癌等。黄曲霉素分子结构稳定,耐高温,熔点为237~299℃,普通烹饪、加热对其很难达到分解破坏的程度。专家提醒,在正规超市、市场购买新鲜、有品牌保障的食品,并尽量购买小包装食物。食物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存放,家中发霉变质的食物要及时清理。家中案板要做到生熟分开,碗筷用完后及时清洗晾干,保持厨房环境清洁、通风,减少接触黄曲霉毒素的机会。 (综合《广州日报》、上游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