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的王婆婆(化姓)身体一向硬朗,除了有点高血压和糖尿病,平时没什么大毛病。然而,半年前,她的右侧太阳穴附近突然长了一个小小的突起,摸起来尖尖的,有点刺手。王婆婆以为是普通的皮肤问题,没太在意。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小刺”开始变硬,偶尔还会有点痒。王婆婆觉得不舒服,就用手去抠,结果一抠就掉了,但掉下来后竟然带出了一条长长的根脚。她心里有点嘀咕,但想着“掉了就好了”,也没去医院检查。没想到,这个“小刺”像是有生命一样,没过多久又长了出来,而且越长越大,最后竟然变成了一朵“菜花”状的肿块,摸上去硬硬的,表面还凹凸不平。更糟糕的是,这个“菜花”开始溃烂,时不时渗出一些液体,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王婆婆这才慌了神,赶紧让家人带她去医院。
肿瘤扩散增加手术难度
到医院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黄定强发现,王婆婆的肿瘤已经癌变,诊断为右颞部鳞状细胞癌。肿瘤的位置非常特殊,靠近腮腺和面神经,面神经是控制面部表情的重要神经,一旦受损,可能会导致面部瘫痪。此外,肿瘤已经扩散到颈部淋巴结,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
黄定强介绍道:“经术前CT检查发现,这名患者右颞部有一个3cm×4cm×1cm的肿瘤,已累及右侧腮腺和面神经。手术难度很大,不仅要精确剥离肿瘤,还需要修复面部皮肤,并确保术后面部皮肤不因疤痕牵扯而五官变形。”
颈部取皮瓣当“补丁”
为彻底切除肿瘤,黄定强团队在肿瘤周围1厘米的安全距离内进行了切除,深度紧贴骨面,确保没有残留癌细胞。由于肿瘤与腮腺和面神经粘连,医生需要像“拆弹”一样,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面神经非常纤细,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导致术后面部瘫痪,因此需借助显微技术,逐层分离肿瘤与神经,确保面神经的完整性。
肿瘤切除后,创面较大,直接缝合会导致脸部变形,尤其是眼睛可能被拉扯变形。为了修复创面,医生从王婆婆的颈部取下一块带血管的皮瓣,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皮瓣的血管与面部的血管吻合,确保皮瓣有足够的血液供应。皮瓣的制作需要精确计算大小和形状,既要完全覆盖创面,又要保证脸部的对称性和美观。
“这类手术需要极高的精细度和多学科协作,尤其是面神经的保护和皮瓣修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黄定强说。缝合是手术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黄定强使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确保伤口愈合后疤痕最小化。为避免眼睛被拉扯变形,黄定强缝合时特别注意张力分布,采用特殊的减张缝合技术,确保脸部肌肉和皮肤的自然状态。术后,王婆婆的脸部外观基本恢复正常,眼睛也没有受到拉扯变形的影响。
医生提醒
小问题或隐藏大风险
皮肤上的小问题也可能隐藏着大风险。尤其是中老年人,皮肤上的异常变化,比如凸起、肿块、溃烂等,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平时要注意控制病情,遵医嘱服药,因为这些慢性病会增加手术和术后恢复的风险。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黄定强说。(尚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