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若冰)3月的巴中,春风和煦,生机盎然。11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斌带队赴巴中市平昌县,深入调研医养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及慢病智慧管理等工作。
“住得舒心吗?看病方不方便?”在平昌县坦溪医养服务中心,徐斌走进老人房间,与62岁的王阿姨亲切交谈。得知老人因腿脚不便、子女常年在外而选择机构养老,他叮嘱工作人员,要以老人需求为导向,把健康管理、心理关怀做到细微处。
调研组走进康复治疗区和公共活动空间,细致查看设施配备与生活环境,重点了解中心运营模式、医养资源整合及区域医养规划进展,并详细询问医养床位利用率、医护专家派驻机制、护工“一对多”照护配比。在中心药房,徐斌查看慢性病常用药品种类,并通过医共体系统调阅老人健康档案,强调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确保服务精准可追溯。
“辖区在管患者有多少?是否建立一对一随访机制?”徐斌特别关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情况,强调“服务要穿透数据表象”。他要求基层卫生机构加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通过“网格化+专业化”管理模式,确保患者“有人管、管得住、服务好”,筑牢特殊群体健康防线。
在平昌县中医医院,调研组详细了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运行以及慢性病患者信息化管理等情况。“中医业务占比多少?如何实现县乡同质化?”徐斌直击医共体建设核心问题。他强调,要坚持“一家人、一本账、一条心”理念,将全县医疗资源整合为“一盘棋”,以县域医疗集团模式推动专业机构专注专业领域,避免资源碎片化。针对医共体“五大中心”建设,徐斌指出要立足数字化底座。在影像诊断中心,调研组了解CT设备配置及日诊断量数据,要求通过信息化联通打破院际壁垒,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在平昌县卫健局慢病管理中心,徐斌详细了解当前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管理成效,他指出管理病种要扩面,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他要求加快系统升级迭代,推动慢病管理与120急救、家庭医生签约等平台深度联动,构建“防、筛、治、管、救”闭环体系。
徐斌指出,要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以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统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竭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要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优化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要持续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全面建立“一金三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不断创新慢病管理模式,全面实施“健康管家”工作法,发挥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公卫医师、健康管理师“四师协同签约团队”机制作用,落实重点人群“红黄绿”三色管理,不断健全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