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2年06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斌武 在“检验”苦旅中洒下一路芬芳
本报记者 陈丽娜

从“72小时”到“24小时”,他带领团队有效缩减新冠病毒基因溯源时间,为四川省疫情防控注入强大力量;从“0”到“1”,他参与研发的新冠病毒一体化核酸检测卡盒,攻克“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从“法医学”到“检验医学”,他甘做“无名英雄”,在科研的苦旅中洒下一路芬芳。
他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应斌武。


一次转变
他从“法医师”变身“检验医师”


1995年,怀着“治病救人”的朴素心愿,应斌武考入华西医科大学,开启了漫漫求学之路,并选择了一个当时较为“神秘”的专业:法医学。


这个在别人看来枯燥又“烧脑”,甚至有点恐怖的专业,应斌武却格外专注:对标本抽丝剥茧般地分析,解开谜团……他在其中找到了不一样的“成就感”。


在长达10年的法医学生涯中,应斌武不仅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功底,还练就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007年博士后出站,应斌武选择留在华西实验医学科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他也自此从一名“法医师”转变为“检验医师”。


在应斌武看来,这次转变并不是完全跨专业、跨领域的转变。这两个专业有着许多共性。


“临床检验医学能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实验室依据,这和法医工作性质一样,他们都是科学证据的提供者。”应斌武解释。


硕果累累
他带领团队用“科技”对抗疫情


2015年,应斌武成为华西实验医学科临床医学检验学科主任,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带领团队开始常规开展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并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基于早期准备,华西检验科在1月14日就率先在全国医院范围内建立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


此后,应斌武不断依托华西平台技术优势,联合多学科的新冠病毒研究团队,将医学科研的触角延伸到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


分析百余例临床信息,探寻不同病毒突变和临床轻重症关系,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科学管理和精准治疗探索方向;基于三代测序平台的检测技术,将新冠病毒基因组溯源工作时间从72小时缩减到24小时内;从临床样本中发现重要基因变异,为减毒疫苗株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攻克卡脖子技术,创新研发新冠病毒一体化核酸检测卡盒……


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病毒溯源、疫苗研发……在与新冠病毒抗争的每一个战场上,都留下了应斌武和团队的身影。


如痴如醉
他在“苦旅”中探寻奥秘


科研的成果与过程,如同树木的果实与根。成果固然光鲜亮丽,但为此付出的努力、尝试过的失败如同树根一样密密麻麻扎在地下。每一个在科研路上奋斗的人,都需坚定地挺过研究过程中的“生根之苦”,才能迎来累累硕果。但对应斌武而言,这个过程并不苦。“很多人认为做研究就是不断重复,很枯燥,但对于我而言,它是一种乐趣。”应斌武说。在他看来,世界没有完全一样的病例,每个标本都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抽丝剥茧地观察、探寻不同标本的个性。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通过科学研究解开奥秘后,我们就可以为这个群体、为同行带来积极影响。”谈及专业,应斌武的脸上显现出一种热忱。


应斌武习惯在晚上钻研问题。所以,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沉迷于学术研究的世界里……当灵感突然迸发时,他会激动地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学生。


“因为比较专注,常常忘记时间,所以学生经常在凌晨甚至半夜接到我的电话。”应斌武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