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刁明锐,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脑心同治专委会委员,新都区心血管质控中心专家成员。
房颤,这种普遍存在的不规则心律问题,给众多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它不仅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中风和心力衰竭等。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刁明锐副主任医师带领医疗团队通过采用心腔内超声(ICE)技术,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的可能性。他们不仅关注于技术的运用,还注重患者的整体护理和康复过程,确保每一位接受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全面而细致的关怀。
透视心脏 消融有的放矢
李大爷今年69岁,四年前曾经在家乡接受了一次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律不齐问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三个月前,李大爷的房颤症状复发了。他开始感到心悸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于是,他带着这些不适来到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寻求进一步的治疗。刁明锐和医疗团队对李大爷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经过仔细检查和分析,他们得出结论,李大爷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的程度。更糟糕的是,由于李大爷的病情复杂,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的难度极高,手术风险也相应增加。
幸运的是,医疗团队采用了心腔内超声(ICE)技术。这项技术就像在心腔内安装了一双“透视眼”,让医生能够实时、直观地观察心腔内的结构。刁明锐解释说:“ICE技术可以精准定位心脏内引发房颤的异常位点,使消融有的放矢,避免累及其他重要结构,从而提高消融的安全性,让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零射线手术 解除后顾之忧
在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通常需要在X线透视的辅助下进行房间隔穿刺,以便导管进入左心房。但是,对于那些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孕妇、幼儿以及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来说,X线的使用往往成为他们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刁明锐带领的医疗团队,通过采用ICE技术,结合三维系统构建出心房的模型。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能够实时地引导导管操作,显著减少了手术对X线的依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实现完全不使用X线的“零射线”手术。
刁明锐表示:“‘零射线’手术的实施,不仅消除了患者对于射线暴露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的担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我们团队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成功案例 见证精湛医术
李大爷的手术是刁明锐团队运用ICE技术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团队都在ICE监护系统的引导下进行操作,手术得以顺利且高效地完成。在进行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后,李大爷的心脏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手术后的第三天,李大爷顺利出院,继续他的日常生活。
刁明锐在向大家介绍李大爷的康复进展时,满怀欣慰地表示:“经过手术治疗,他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意味着他的整体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不仅彰显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巨大进步,更是我们医生团队持续不懈的努力和精湛医术的直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