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4年12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识疾自然 生如超然
□关淇

       春风轻抚,初阳和煦,三月的寻常周末,兰姨打理了一下家中青翠葱绿的花木盆栽,便提上袋子,慢悠悠地走出了家门,拐过街角,散步街头,一头乌黑亮丽的青丝在暖阳的照耀下轻轻飘动。不久,她迈进东门社康中心,走上了熟悉的三楼慢性病诊室。

       又是与寻常周末一样来取药,但这次不同的是,进入诊室,她看见了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小伙坐在熟悉的王医生后面。她来到座位慢慢坐下,满怀微笑地看着王医生。王医生因为还需要处理一些事情,同兰姨打了声招呼后便起身离开,走向门外。

       在等待的过程中,兰姨有些好奇地看向这位小伙,便开玩笑地问他能不能开药。小伙有点惊慌失措,连忙摆手解释自己是来实践的大一医学生。他听出了兰姨的口音,便问兰姨是不是广东本地人。兰姨笑容又扩大了两分,用标准的粤语说到自己是广东罗定人。小伙一听便来了精神,这两天睡眠少失去的精力也从四面八方汇聚回来,可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于是,接下来他们互相问候,交谈甚欢。

     “兰姨,你平时就住这边,那是不是就在这边工作啊?”小伙好奇地问着。“哈哈,我已经退休啦。我已经75岁了。”兰姨一听便开怀大笑,留下小伙瞪大着双眼,不敢置信地看着兰姨。兰姨穿着亮黄色的宽大短袖,面容和蔼,一头黑发,脸上几乎没有岁月留给75岁老人的痕迹,整个人充满着活力,让人觉得风华正茂。

       兰姨听到小伙夸自己年轻,也很高兴,但也告诉小伙说外在虽年轻,但身体还是感到衰老,爬楼梯也会逐渐吃力。接着她给小伙讲了她前几年的一些经历,某天她在家中突然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感到全身不适,急忙打车前往医院,差点晕倒。医生迅速为她安排了手术,植入了心脏支架。她也说了自己现在患有高血糖、高血压等病症,说了些许生活上的不便之处。

       在一旁的小伙听着胆战心惊,汗流浃背。但是反观兰姨,一脸风轻云淡,娓娓道来,像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另外一旁的阿姨说她运气好捡回来一条命,也抱怨了几句老年不方便的话。兰姨却依然怀着微笑,轻松地说着现在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她要好好地享受生活。

       这时,王医生回到了诊室,一如既往地以亲切的态度关心兰姨,为她开具了她之前常吃的药物。同时,王医生也注意到兰姨今天的心率有些偏低,因此特别叮嘱了一些用药的注意事项。兰姨拿出了几个药盒,与王医生一起核对这次需要取的药品和相关的用药指导。在清点药品的过程中,兰姨带着孩子般的趣味“炫耀”自己拥有的各种药品,她的态度不是抱怨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麻烦,而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治疗。

       随后,兰姨便向王医生和小伙说再见,踏上了熟悉的归途。但这不一样的一天里,给小伙内心留下了极大的震撼。

       在生活中,疾病会给我们带来生理上的痛楚、心理上的磨难以及经济上的负担,我们理所当然地痛斥疾病,唯恐避之不及。这当然是人之常情,认为正常的生活就不应该承担疾病的痛楚,遇到了疾病就是一种不幸。与此不同的是,兰姨对待慢性病的理解,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人生的自然部分,将其融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将之排除在生活之外。

       在生活中,疾病无疑会给我们带来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的挑战以及经济上的压力,我们自然而然地对疾病感到厌恶,唯恐避之不及。这种反应是人之常情,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不应该包含疾病带来的痛苦的,一旦遭遇疾病,往往被视为一种不幸。然而,兰姨对慢性病的态度却有所不同,她更倾向于将慢性病视为人生自然历程的一部分,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而不是将其排除在生活之外。

       小伙想,无论是慢性病还是急性病,都有其自然之理,怎么样去认识疾病,怎么样与疾病和解,与自己和解,拥抱自然规律下的生活,是人类需要学习的吧。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应该尽可能地去理解自然,更好地引导他人理解生命。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是大事小情,还是轻重疾病,都应当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经历生老病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深医人文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