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3版(2024年12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浅谈桡骨远端骨折
□刘洪博

       摔倒导致的手腕变形通常是桡骨远端骨折,这种骨折占骨折总数的26 ~46 ,在急诊骨折患者中占1/6~1/5。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中,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且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发病率上升。目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指发生于桡骨干以远的骨折。按照AO/OTA骨折分型原则,以尺桡骨远端最宽部分的长度为边长在骨端画正方形,发生于正方形区域内桡骨部分的骨折为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哪些人群最常见

       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程度较男性更严重,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上升也较男性更为明显。研究表明,在65岁以上人群中,女性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风险是男性的5倍。

       桡骨远端骨折后的症状和表现

       腕部疼痛,腕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腕部出现肿胀、瘀斑。骨折后骨块明显移位时,会出现“银叉畸形”或者“刺刀畸形”。医生进行检查时,会发现腕关节周围有压痛,骨折断端可触及骨擦感,不能活动腕关节。

       需要做什么检查来诊断

       X线检查:大多数情况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通过正位及侧位X线片明确诊断,并判断骨折类型。CT检查:有的情况下,特别是考虑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时,需要进行CT扫描,以更加准确地显示关节内骨折的情况及骨折的移位程度,对X线难以发现的中央区骨折更有诊断意义。

       桡骨远端骨折怎样治疗

       不稳定性骨折需紧急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应使用石膏或小夹板固定,并定期复查调整及锻炼。65岁以下患者若复位后桡骨短缩>3mm,背倾角>10°,或关节面移位>2mm,建议手术。手术方法有克氏针、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目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更受青睐,随着对桡骨远端骨折认识的加深和器械改进,它已部分替代外固定支架术。

       保守治疗期间骨折再移位如何处理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期间发现骨折再移位,不满足功能复位标准时,可再次复位行外固定或行手术治疗。在进行再次复位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如果患者适合继续保守治疗,医生可能会调整石膏或小夹板的固定方式,以更好地稳定骨折部位。

       老年患者手术治疗能否有更大获益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由于老年患者对腕关节功能的需求较低,多数高质量研究和Meta分析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在改善上肢功能方面效果相似。手术治疗虽能改善影像学参数,但存在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此,老年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需注意什么

       早期锻炼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肢体肿胀和关节僵硬,提升握力和关节活动度。它对预防骨折并发症至关重要,能减少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促进功能恢复,满足日常需求。循序渐进地锻炼能恢复腕关节的灵活度,帮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

       桡骨远端骨折后多久能好

       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受伤后3~6个月内能恢复原有活动度、握力和手部功能。然而,约16 的患者一年后仍会经历手部功能障碍和持续疼痛,常见并发症包括手部僵硬、握力减弱和畸形愈合,这些可能延缓工作恢复和降低生活能力,影响生活质量。老年患者骨折后有较高再骨折风险,需尽快进行骨密度检查,评估腰椎或髋部骨密度及主要骨骼疏松性骨折风险,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